社旗山峡公馆医药业发展和药王殿
社旗地域商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末至今300多年来,呈波浪式向前发展。社旗镇前身曾称赊旗店、赊店和兴隆店等,在赵河南岸(即现在的河南街),明朝时是一个过路小店。社旗镇的兴起,靠的是水陆交通的自然优势,加之明、清战乱的结束,过往行、住之人渐多。康熙年间,已自然形成占地1平方公里的初具规模的水旱码头,集市渐已成型。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裕州知州董学礼把兴隆店起集,名曰兴隆集(时属裕州管辖)。雍正年间,兴隆集逐渐向河北扩大发展,由数家店铺而形成一条横跨赵河南北两岸的兴隆街。雍正二年(1724年)已有20多家店铺,码头初具规模,吸引着山陕、甘宁、湖广、闽浙等地商人云集到此,争相购地,建房设店,开展贸易。随着生意的兴隆,外省商团为了同乡联谊,合作经商,着手兴建会馆,所建会馆有山陕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湖北会馆等。
社旗药材资源和医药业发展
社旗土地肥沃,盛产中草药材,已利用的中药材品种多达213种,其中列为国药由门市部收购的就有85种,群众自采自用的有128种。尤以山楂、柴胡、血参、沙参、葛根产量高,生产量大,其中山楂年产量达5~15吨。
众所周知,东汉“医圣”张仲景祖居地在南阳县城东关,距社旗很近。相传张仲景常来社旗行医,民间留下不少传说。有“药王”之称的孙思邈也曾到社旗采药行医。明清时,托这两位医界大家的名头,加之山陕商人助力,社旗医药业遂大放异彩。
社旗是繁荣兴盛的水旱码头。药材商人仅靠经营当地出产的药材是远远不够的,进行药材转销才能将生意做大做强。再说,社旗常住人口有13万,还有很多流动人口。开药铺济世救人,即使针对当地人,无疑也是一桩好生意。社旗有句民谚:“开过药铺打过铁,给啥生意都不热。”即是说其利润之丰厚。精明的山陕商人看上了这一商机。早在15世纪中叶,山陕任姓和信姓大商人,便在社旗投资开办中药店,取名“广和仁”,后改名“广和堂”,一直是当地药业龙头。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旗药业发展到30余家,绝大多数是山陕商人所开,从业人数三四百人之多。其中以“广和堂”“延寿堂”“恒春堂”为最。
今天的“广和堂”位于南瓷器街路东原址,前店后厂,门面房5间,仓库作坊10间,住房20余间,现存门面房和仓库、作坊10余间,房舍建筑模样改了不少,只有当年3棵凌霄依然生机勃勃。穿过门面房,来到后院,就会看到那3棵凌霄藤蔓在棚架上蟠曲纠结着。据药店工作人员介绍,这3棵凌霄有200多年了,是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春天,“广和堂”从赵河南岸东怀街迁到现址时,马姓老板从山西老家带幼树栽下。现在凌霄树身上挂着社旗县人民政府制作的“古树名木”的认证标牌,编号为001,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药王殿内说医道
山陕会馆坐落在县城中心,坐北向南,系清代山西、陕西旅居社旗镇的富商大贾叙乡谊、通商情、敬关公、崇忠义、接官迎仕、联谊集会、焚香祭奠的场所。山陕会馆中有一座药王殿,为大拜殿的东配殿,殿内供奉的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民间称其为“药王”。
药王殿的雕饰包括了中国先哲生态智慧的广泛内容,“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大壮恒久”“循环再生”等观念在这里都得到了形象的诠释。谐趣祥和的景观雕饰对人的吸引与调剂,足以让拜师求医的祷告者身临其境,豁然开朗,病忧顿释。在画面中,清新和谐的生存格调,蕴示世间万事万物等生生自然,人与自然谐趣相处才能多姿多彩;人食禄(骑于鹿背)常常是在繁忙(弓腰急驰)之中;和谐的大自然是百宝充盈的大自然,其生灵相助,可善而择之,应有节制地取其宝物,服务于人类。因此,在供奉“药王”孙思邈的殿堂有联曰“药物素有灵苦无奇方治俗病,王侯高不任独操仁术救人危”,颂扬“药王”济世救人的功德和“医德千秋”的济世救人宗旨。领略如此惬意的雕琢景观和风趣达观的人生警句,病痛者必能释然而安。
药王殿的拜殿与座殿间依势设有东西墙,墙面各设一墙门,东为造型门,上部嵌置一石匾,匾面阴刻“宗黄”二字;西门可出入,在入口处亦嵌置石匾,阴刻“武岐”二字,二匾的特殊寓意应该是:为医之道应法宗,即《黄帝内经》,遵从医德要效“岐”,即效法岐伯。历史记载,岐伯是黄帝时医德高尚的名医,《黄帝内经》正是黄帝与歧伯在探讨医理时的对话录。因此,古人称医学为“岐黄之术”不无道理。孙思邈效法岐伯医术,更敬重岐伯高尚的医德。有书记载,“药王”在谈论健身理论时,种论述过进补药与人健康的关系,感慨“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
座殿老檐柱间,明、次三间全部装饰四抹头隔扇,以中二扇为门。隔扇下部裙板、绦环板与前门相同,上层是以双层八边格与正方格组成的棂花,明间横批图案为斜“卍”字锦加花瓣。座殿明间南檐下是“医德千秋”悬匾,边柱楹联——“医林探胜挖掘健康长寿瑰宝,药海索函采撷祛病延年良方”,与拜殿楹联呼应。寓意为,药物再灵验也没有奇特的药方医治想升官发财的世俗之病。封王封侯拒而不任的孙思邈,只想用精湛医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药王殿整体结构,造型灵秀而不失雄伟,犹如大拜殿的左翼,起到了较好的陪衬作用。
宣扬忠义诚信的故事
山陕会馆的木雕、石雕、彩绘、刺绣等建筑装饰图案艺术精湛,内容丰富,在总体渲染吉样和神圣的气氛之中,更着意强化了对忠义、诚信精神的宣扬,这一点在人物故事装饰图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而雕刻于石牌坊中坊最上方的“福禄寿”三星图案,说老秤十六两秤星为南七星、北六星与福禄寿三星聚合而成,如果商人坑害顾客缺斤短两,那就会损福、伤禄、折寿,更可说是对“诚信为本”商业道德思想的直接宣扬。会馆内多处陈列的各种神兽造像,既有吉祥避邪之义,亦有劝人向善、守信,否则将会得到灵异神兽惩罚的教化功能。
社旗山陕会馆无处不体现出厚重的商业氛围,药王殿的药王塑像、雕饰、匾额、楹联,更是与药材商业文化息息相关。加之悠久历史的“广和堂”“延寿堂”等及其精湛的中药炮制技艺,都为今后社旗筹建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展示当地中医药文化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供稿)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裕州知州董学礼把兴隆店起集,名曰兴隆集(时属裕州管辖)。雍正年间,兴隆集逐渐向河北扩大发展,由数家店铺而形成一条横跨赵河南北两岸的兴隆街。雍正二年(1724年)已有20多家店铺,码头初具规模,吸引着山陕、甘宁、湖广、闽浙等地商人云集到此,争相购地,建房设店,开展贸易。随着生意的兴隆,外省商团为了同乡联谊,合作经商,着手兴建会馆,所建会馆有山陕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湖北会馆等。
社旗药材资源和医药业发展
社旗土地肥沃,盛产中草药材,已利用的中药材品种多达213种,其中列为国药由门市部收购的就有85种,群众自采自用的有128种。尤以山楂、柴胡、血参、沙参、葛根产量高,生产量大,其中山楂年产量达5~15吨。
众所周知,东汉“医圣”张仲景祖居地在南阳县城东关,距社旗很近。相传张仲景常来社旗行医,民间留下不少传说。有“药王”之称的孙思邈也曾到社旗采药行医。明清时,托这两位医界大家的名头,加之山陕商人助力,社旗医药业遂大放异彩。
社旗是繁荣兴盛的水旱码头。药材商人仅靠经营当地出产的药材是远远不够的,进行药材转销才能将生意做大做强。再说,社旗常住人口有13万,还有很多流动人口。开药铺济世救人,即使针对当地人,无疑也是一桩好生意。社旗有句民谚:“开过药铺打过铁,给啥生意都不热。”即是说其利润之丰厚。精明的山陕商人看上了这一商机。早在15世纪中叶,山陕任姓和信姓大商人,便在社旗投资开办中药店,取名“广和仁”,后改名“广和堂”,一直是当地药业龙头。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旗药业发展到30余家,绝大多数是山陕商人所开,从业人数三四百人之多。其中以“广和堂”“延寿堂”“恒春堂”为最。
今天的“广和堂”位于南瓷器街路东原址,前店后厂,门面房5间,仓库作坊10间,住房20余间,现存门面房和仓库、作坊10余间,房舍建筑模样改了不少,只有当年3棵凌霄依然生机勃勃。穿过门面房,来到后院,就会看到那3棵凌霄藤蔓在棚架上蟠曲纠结着。据药店工作人员介绍,这3棵凌霄有200多年了,是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春天,“广和堂”从赵河南岸东怀街迁到现址时,马姓老板从山西老家带幼树栽下。现在凌霄树身上挂着社旗县人民政府制作的“古树名木”的认证标牌,编号为001,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药王殿内说医道
山陕会馆坐落在县城中心,坐北向南,系清代山西、陕西旅居社旗镇的富商大贾叙乡谊、通商情、敬关公、崇忠义、接官迎仕、联谊集会、焚香祭奠的场所。山陕会馆中有一座药王殿,为大拜殿的东配殿,殿内供奉的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民间称其为“药王”。
药王殿的雕饰包括了中国先哲生态智慧的广泛内容,“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大壮恒久”“循环再生”等观念在这里都得到了形象的诠释。谐趣祥和的景观雕饰对人的吸引与调剂,足以让拜师求医的祷告者身临其境,豁然开朗,病忧顿释。在画面中,清新和谐的生存格调,蕴示世间万事万物等生生自然,人与自然谐趣相处才能多姿多彩;人食禄(骑于鹿背)常常是在繁忙(弓腰急驰)之中;和谐的大自然是百宝充盈的大自然,其生灵相助,可善而择之,应有节制地取其宝物,服务于人类。因此,在供奉“药王”孙思邈的殿堂有联曰“药物素有灵苦无奇方治俗病,王侯高不任独操仁术救人危”,颂扬“药王”济世救人的功德和“医德千秋”的济世救人宗旨。领略如此惬意的雕琢景观和风趣达观的人生警句,病痛者必能释然而安。
药王殿的拜殿与座殿间依势设有东西墙,墙面各设一墙门,东为造型门,上部嵌置一石匾,匾面阴刻“宗黄”二字;西门可出入,在入口处亦嵌置石匾,阴刻“武岐”二字,二匾的特殊寓意应该是:为医之道应法宗,即《黄帝内经》,遵从医德要效“岐”,即效法岐伯。历史记载,岐伯是黄帝时医德高尚的名医,《黄帝内经》正是黄帝与歧伯在探讨医理时的对话录。因此,古人称医学为“岐黄之术”不无道理。孙思邈效法岐伯医术,更敬重岐伯高尚的医德。有书记载,“药王”在谈论健身理论时,种论述过进补药与人健康的关系,感慨“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
座殿老檐柱间,明、次三间全部装饰四抹头隔扇,以中二扇为门。隔扇下部裙板、绦环板与前门相同,上层是以双层八边格与正方格组成的棂花,明间横批图案为斜“卍”字锦加花瓣。座殿明间南檐下是“医德千秋”悬匾,边柱楹联——“医林探胜挖掘健康长寿瑰宝,药海索函采撷祛病延年良方”,与拜殿楹联呼应。寓意为,药物再灵验也没有奇特的药方医治想升官发财的世俗之病。封王封侯拒而不任的孙思邈,只想用精湛医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药王殿整体结构,造型灵秀而不失雄伟,犹如大拜殿的左翼,起到了较好的陪衬作用。
宣扬忠义诚信的故事
山陕会馆的木雕、石雕、彩绘、刺绣等建筑装饰图案艺术精湛,内容丰富,在总体渲染吉样和神圣的气氛之中,更着意强化了对忠义、诚信精神的宣扬,这一点在人物故事装饰图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而雕刻于石牌坊中坊最上方的“福禄寿”三星图案,说老秤十六两秤星为南七星、北六星与福禄寿三星聚合而成,如果商人坑害顾客缺斤短两,那就会损福、伤禄、折寿,更可说是对“诚信为本”商业道德思想的直接宣扬。会馆内多处陈列的各种神兽造像,既有吉祥避邪之义,亦有劝人向善、守信,否则将会得到灵异神兽惩罚的教化功能。
社旗山陕会馆无处不体现出厚重的商业氛围,药王殿的药王塑像、雕饰、匾额、楹联,更是与药材商业文化息息相关。加之悠久历史的“广和堂”“延寿堂”等及其精湛的中药炮制技艺,都为今后社旗筹建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展示当地中医药文化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