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炎 > 正文
编号:13256308
温脾散寒治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案

     詹某,女,今年36岁。患者自述1年前曾做电子胃镜检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慢性咽喉炎病史2年余。该患者就诊前曾经别的中医师诊治,服药后效果不佳,遂来笔者处就诊。

    诊见詹某面色白,少华,胃脘胀满疼痛,食后尤甚,喜温喜按,食少,泛酸,舌淡红,苔薄黄滑润,脉沉缓无力。予以温脾散寒汤治宜。

    处方:党参30克,茯苓、海螵蛸各15克,白术、干姜、肉桂各10克,炙甘草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7剂。

    二诊:胃脘胀满疼痛明显减轻,泛酸不显,食纳增加,自觉乏力好转,咽喉痛、音哑也较前减轻,方为大补温热,已初见效果,遂改为温脾助运方加以治疗。处方:党参30克,白术、干姜、丁香、白豆蔻、槟榔各10克,炙甘草5克。水煎,分3次服,连服7剂。

    以上方加减调治1个月,诸症消失,半年未见复发。

    上方一诊给予温脾散寒直中病机,佐以海螵蛸制酸止痛;中阳得温,患者症状缓解,但脾胃阳虚日久必致寒湿困脾,故二诊给予芳香醒脾、温脾助运为治疗契机,槟榔行气导滞。故获满意疗效。(胡佑志)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