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是因为各种先天、后天因素诱发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脊髓节段神经损害症状,以痛、温觉减退与消失,而深感觉保存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兼有脊髓长束损害的运动障碍与神经营养障碍。可以在各个人群中发病,尤以儿童和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发人群,并且男性多于女性。肌电图、脑脊液、MRI检查对确诊该病有一定的意义。
根据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痱证、风痱、肾劳、虚劳、痿证、肉痿等范畴。中医学认为髓由先天之精而化生,在生长过程中需得到后天之精的不断补充。后天脾胃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肾精需赖胃的受纳和脾阳的健运。若脾失健运,肾精不足,津血失畅则不能生髓充益而致肾虚髓空,正如医家张介宾所言“精气耗伤,故肌肉不仁,发为肉痿”。
针灸取穴:华佗夹脊穴(受累的脊髓节段)、中脘、关元、天枢、滑肉门、外陵。
操作:令患者先排空尿液,取舒适俯卧位,将华佗夹脊穴(受累的脊髓节段)露出消毒,术者一手持消毒后的梅花针针柄部,利用腕部的力量如鸡啄食样弹力使针尖垂直地叩刺到华佗夹脊穴的皮肤上,随即借着自然的反弹力作用把针仰起,先左后右、由上向下如此连续地扣刺。扣刺时落针要稳准,针尖与皮肤呈垂直90度接触,不能慢刺、压刺、斜刺和拖刺,力度要适中,频率要均匀,平均一般每分钟叩刺70~90次,扣刺至华佗夹脊穴局部皮肤明显发红为度。消毒后患者改仰卧位,充分暴露,常规消毒,中脘、关元、天枢、滑肉门、外陵穴处用毫针直刺各1.5寸,施以先缓慢捻转提插手法1分钟,留针30分钟后起针。
方中华佗夹脊穴、滑肉门从解剖结构来看,每一夹脊穴都有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静脉丛分布。梅花针扣刺华佗夹脊滑肉门穴可通过皮部→孙络→络脉→经脉直接作用于脊髓,既能刺激感觉神经,疏通经络,调畅气血,又可避免毫针直刺所产生的脊髓损伤和脊髓炎症之虞。中脘理中焦、调升降,关元培元气、益肾精,二穴配伍具有健脾益肾之功效。天枢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枢理气血。滑肉门、外陵具有通调气血,疏理经气,引脏腑精气布散周身,使之上输下达四肢百骸的作用。此法临床治疗脊髓空洞症对改善症状有不错的效果。(蔡晓刚) (蔡晓刚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院)
根据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痱证、风痱、肾劳、虚劳、痿证、肉痿等范畴。中医学认为髓由先天之精而化生,在生长过程中需得到后天之精的不断补充。后天脾胃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肾精需赖胃的受纳和脾阳的健运。若脾失健运,肾精不足,津血失畅则不能生髓充益而致肾虚髓空,正如医家张介宾所言“精气耗伤,故肌肉不仁,发为肉痿”。
针灸取穴:华佗夹脊穴(受累的脊髓节段)、中脘、关元、天枢、滑肉门、外陵。
操作:令患者先排空尿液,取舒适俯卧位,将华佗夹脊穴(受累的脊髓节段)露出消毒,术者一手持消毒后的梅花针针柄部,利用腕部的力量如鸡啄食样弹力使针尖垂直地叩刺到华佗夹脊穴的皮肤上,随即借着自然的反弹力作用把针仰起,先左后右、由上向下如此连续地扣刺。扣刺时落针要稳准,针尖与皮肤呈垂直90度接触,不能慢刺、压刺、斜刺和拖刺,力度要适中,频率要均匀,平均一般每分钟叩刺70~90次,扣刺至华佗夹脊穴局部皮肤明显发红为度。消毒后患者改仰卧位,充分暴露,常规消毒,中脘、关元、天枢、滑肉门、外陵穴处用毫针直刺各1.5寸,施以先缓慢捻转提插手法1分钟,留针30分钟后起针。
方中华佗夹脊穴、滑肉门从解剖结构来看,每一夹脊穴都有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静脉丛分布。梅花针扣刺华佗夹脊滑肉门穴可通过皮部→孙络→络脉→经脉直接作用于脊髓,既能刺激感觉神经,疏通经络,调畅气血,又可避免毫针直刺所产生的脊髓损伤和脊髓炎症之虞。中脘理中焦、调升降,关元培元气、益肾精,二穴配伍具有健脾益肾之功效。天枢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枢理气血。滑肉门、外陵具有通调气血,疏理经气,引脏腑精气布散周身,使之上输下达四肢百骸的作用。此法临床治疗脊髓空洞症对改善症状有不错的效果。(蔡晓刚) (蔡晓刚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