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316931
“三期16法” 辨证治肾病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24日 北京晨报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一个常见病、多发病。慢性肾脏病的特点是起病隐匿,病情复杂,不少人往往在体检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发展到晚期。坐诊于东城中医医院的国医大师、以治疗肾脏病糖尿病著称的中医泰斗吕仁和提醒市民,应及时了解慢性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慢性肾病好发于老年人

    肾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好发于老年人,近几年已呈年轻化趋势,随着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继发性肾病也越来越多。有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近百万人死于各种疾病引起的肾病。肾脏病极其复杂,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肾脏疾病蛋白的流逝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液中的水分就会进入组织间隙而形成水肿,其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而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极易导致血栓形成以及肾脏本身的缺血缺氧,从而加重肾脏疾病的恶化。

    另一方面,慢性肾病容易反复,需要常年治疗,不是一朝一夕能治好的。且由于肾脏病的前期有时症状不是很明显,等患者发现时往往已经是肾衰竭和尿毒症期,这样的情况,患者可能需长年用药,高额医疗费用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慢性肾病易引发严重问题

    慢性肾病早期主要症状有,晨起时眼睑、颜面、脚踝内侧水肿,严重时,双下肢、腰骶部等水肿;小便异常,泡沫多且长久不消失,尿色改变,呈浓茶色、酱油色,尿量骤减或骤增,60岁以下者若夜尿量达750毫升,或超过全天尿量的三分之一时,应及时到肾脏病专科就诊;不少慢性肾脏病是以血压增高为首发表现的,也需加以留心。

    中期和后期,上述症状更趋明显,有时可出现高血压、心衰、严重高钾血症、酸碱平衡紊乱、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有尿味,胃与十二指肠炎症、溃疡、出血等消化道症状以及贫血。而随着肾功能的不断恶化,心脑血管的症状明显,如心衰的患病率明显增加,至后期尿毒症可达65%~70%。由早期的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发展到反应冷漠、惊厥、幻觉、嗜睡、昏迷、精神异常,周围神经病变也很常见,还可诱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除此之外,患者常出现内分泌功能紊乱,肾脏本身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由于肾脏耐受力极强,肾功能损伤早期症状不明显,目前临床肾脏检测是以血肌酐水平为重要依据,而大多数情况下,肾功能损伤到50%时血肌酐才会升高,因此一定要注意,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中医“三期16法”,辨证治疗肾病

    对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医疗法以其标本兼治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东城中医医院坐诊的著名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在治疗肾脏病方面卓有建树,是公认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泰斗,他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将慢性肾脏疾病分为早、中、晚三期辨证论治。

    早期(虚损期)

    主要是风邪热毒伤肾,病机属虚损,病理多因肾正气不足引起。

    治疗

    以散风清热为主,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常用散风清热、解毒活血;散风清热,疏利肝胆;散风清热,化湿活血;散风清热,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散风清热,消食和中五法论治。

    中期(虚劳期)

    以通经活络为主,病机为虚劳,可见到小中型瘾瘕,血压有时升高,此期治愈希望不大。

    治疗

    以解除病因、加强修复劳损为主,以减轻肾脏损害,延缓病情发展,治法常需通经活络,行气活血,血压高者可配合降压药,常用通经活络、行气活血;通经活络、健脾利湿法;通经活络、疏肝解郁、滋养肝肾法;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法;通经活络、调补气血法论治。

    晚期(虚衰期)

    病机属虚衰,肾脏的病理变化有中大型瘸瘕形成,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浊毒内留,并影响全身其他器官功能。

    治疗

    拟和降浊毒,通活血脉,扶正驱邪,兼治受损器官,以减轻病人痛苦,常用调补阴阳气血、和降浊毒法;调补气血肝肾、通活血脉、和降浊毒;调补气血脾肾、和降浊毒、活血利水;调补气血心肾、活血利水、和降浊毒;调补气血肺肾、泻肺利水、和降浊毒;保心益肾养脑、活血通络降浊辨证治疗。

    吕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疗效,受到患者欢迎,而中医界也广泛以此为修学、治疗依据。

    远离肾病应从日常做起

    由于慢性肾病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吕教授提醒广大患者,远离肾病,应从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宜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肥甘、醇酒、辛辣刺激食物易增湿生痰,阻滞气机,产生内热,应尽量避免食用;生冷寒凉食物易损伤脾胃阳气,有损健康,也需减少和避免。同时,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可促进肾脏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饮食,避免这类疾病的产生。

    对于已经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吕教授表示,慢性肾病患者普遍存在气滞血淤的情况,因此病情稳定者应该坚持锻炼,促进脏腑气血的运行,提高抵抗外邪侵袭的能力。但需注意运动不能过度,以免伤气耗液,加重病情。较为适宜的方法是散步、打太极拳,活动时间应视体力强弱与身体状态而定,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同时,吕教授强调,慢性肾病患者不可轻视感冒。感冒属全身性疾病,能使免疫功能下降,常继发感染。据报道,因感冒可使近40%的慢性肾炎症状加重,而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第一位的原发性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感冒。

    此外,吕教授还表示,随便乱用药是肾病患者常出现的问题。有些药物对肾脏有毒性作用,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有一部分病例与肾毒性药物有关。因此患者切莫自己随意服用消炎、镇痛药,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含钾、汞的药物,需尽量避免。特别是老年人,对毒物的清除能力减低,更应密切关注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

    由于肾脏病病程迁延难愈,病情复杂,患者易悲观、恐惧、抑郁而加重病情,因此需调畅情志,放松心情,可以使气机舒畅,肝脾调和,促进机体康复。要知道,慢性肾脏病,包括肾小球肾炎,痛风肾病等,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都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并不是“绝症”,如果能够及早治疗,找到合适的中医调理,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北京晨报记者 祝凤岚

    吕仁和

    国医大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东城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为首批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博士后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会长,创立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及肾病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分泌代谢病和肾病学科创立者。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肾炎等各种肾脏疾病。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