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金山:妙手去骨疾 巧技解沉疴

查看患者骨折复位情况。

对照影像给患者家属讲解伤情。

陪伴老伴是最幸福的事情。
包金山,1939年出生,中共党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医药蒙医正骨疗法代表性传承人,享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蒙医正骨医院副院长,现受聘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他将“蒙医骨伤科学”写进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高等院校蒙医药统编教材》之中,创建中国蒙医骨伤科学理论。
20世纪90年代,首届中国中医骨伤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深圳举行。在研讨会的经验交流环节,一位中等身材、面容清瘦、眉毛浓黑、目光冷峻的蒙古族汉子走上舞台。他所展示的是“12岁少女左侧肱骨踝上延伸性骨折”的手法复位,这种骨折临床上治疗起来十分繁琐,仅仅患处的消炎、麻醉就至少要15分钟。只见他呷了一口药酒,两手轻轻地扶在患者患处,“吱——”场内大厅略过一声震耳的口哨声,酒重重地喷在患者肱骨踝上,迅即两手摩擦两三回合,仅用9分钟,患者的肱骨踝骨折就复位了。
这一套整骨手法在当时的研讨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让参会的国内外骨科专家认识了这位来自内蒙古草原的整骨医生包金山。
命途多舛 把蒙医整骨术传下去
1939年,包金山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孛儿只斤(包氏)祖传蒙医整骨世家,被赞誉为“草原神医”的娜仁·阿柏的第四代传人。
“我的曾祖母是娜仁·阿柏,娜仁是蒙语里太阳的意思,是我们草原上有名的神医,大家都认识、尊重她。”从小包金山就听说了很多关于家族的传奇故事,尤其是曾祖母娜仁·阿柏的传奇经历、精湛医术更是令包金山心驰神往。
在包金山之前,孛儿只斤(包氏)祖传蒙医整骨历来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即只传本族,只许单传。所以对于家族来说,选择一代继承人是一件极其慎重的事。包金山聪慧的头脑、顽强的意志以及与生俱来的仁爱心肠,赢得了长辈们的信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962 字符。
闄愪簬鏈嶅姟鍣ㄥ帇鍔涳紝缃戠珯閮ㄥ垎淇℃伅鍙緵鐖卞績浼氬憳鎴栨湁涓€瀹氱Н鍒嗙殑娉ㄥ唽浼氬憳娴佽銆�
姝�淇℃伅闇€瑕� 1 绉垎锛堝厤璐规敞鍐岀櫥褰曞悗姣忓ぉ鍙互棰嗗彇10涓Н鍒�锛夈€�
淇℃伅浠呬緵鍙傝€冿紝涓嶆瀯鎴愪换浣曚箣寤鸿銆佹帹鑽愭垨鎸囧紩銆傛枃绔犵増鏉冨睘浜庡師钁椾綔鏉冧汉锛岃嫢鎮ㄨ涓烘鏂囦笉瀹滆鏀跺綍渚涘ぇ瀹跺厤璐归槄璇伙紝璇烽偖浠舵垨鐢佃瘽閫氱煡鎴戜滑锛屾垜浠敹鍒伴€氱煡鍚庯紝浼氱珛鍗冲皢鎮ㄧ殑浣滃搧浠庢湰缃戠珯鍒犻櫎銆�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
鎺ㄥ瓨缁欐湅鍙�
鍔犲叆鏀惰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