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北斗历法知识
历法是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及其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序列的法则,是协调历年、历月、历日和回归年、朔望月和太阳日的办法。所以,用以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顺序的法则被称为“历法”。
生命就是一种过程,人类无法回避、无法违逆、也无法超越。这个“过程”无论是正常状态或者特殊状态,都是用日、月、年等时间单位进行计量的,这就是历法的意义和魅力所在。正因为生命活动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所以《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才应用了5种历法予以计量,其中就包括了北斗历法。
由于《内经》是以研究生命科学知识体系为主旨的经典论著,无论是人类在正常状态下按男子“八岁……八八”,女子“七岁……七七”(《素问·上古天真论》)年龄计量,或者按“人生十岁……百岁”(《灵枢·天年》)进行计量;还是人类在特殊疾病状态下的病情演变,都需要用时间予以计量的。所以,生命科学知识体系与其他所有学科知识一样,都必须要以相关的历法作为基础知识予以支撑,并由此构建其相关的知识体系。这是为何反复强调“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素问·著至教论》)的缘由。通过历法才能深刻地理解《内经》建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时,为何要分别选择5种不同历法(十二月太阳历、十月太阳历、太阴历、阴阳合历、北斗历)知识的背景。此处仅就其中所载的北斗星以及北斗历法知识及其意义予以表述。
北斗历法
所谓“北斗历法”,是指北斗星斗柄旋转指向为依据制定的历法。这一历法“历定阴阳(寒暑),历定四时,历定五行(即五季),历定八节,历定二十四节气”。由于北斗七星在天空运行的群星中最为耀眼,七星的位置、形态相对固定。且与太阳回归运行有固定的关系,这一关系与古代人类的社会活动关系十分密切。因而依据北斗七星作为天文背景制定的北斗历法就成为中国最早的历法。
北斗历法相关知识
有关北斗历法的相关知识,如《尚书·舜典》就有“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就有了北斗历法的初始记载。《鹖冠子·环流》篇认为,“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是根据北斗星斗柄指向来确定一年四季的。《淮南子·天文训》在此基础上,以北斗星的斗柄所指一定节气时岁,并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二十四节气及其时间节点。其中就应用了一岁有八节八风(此“八风”名称与《内经》中“八风”有别),而且有关四时八节的时间节点都有明确表述。《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等记载。后来《汉书·天文志》转载了司马迁对北斗历法的表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873 字符。
生命就是一种过程,人类无法回避、无法违逆、也无法超越。这个“过程”无论是正常状态或者特殊状态,都是用日、月、年等时间单位进行计量的,这就是历法的意义和魅力所在。正因为生命活动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所以《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才应用了5种历法予以计量,其中就包括了北斗历法。
由于《内经》是以研究生命科学知识体系为主旨的经典论著,无论是人类在正常状态下按男子“八岁……八八”,女子“七岁……七七”(《素问·上古天真论》)年龄计量,或者按“人生十岁……百岁”(《灵枢·天年》)进行计量;还是人类在特殊疾病状态下的病情演变,都需要用时间予以计量的。所以,生命科学知识体系与其他所有学科知识一样,都必须要以相关的历法作为基础知识予以支撑,并由此构建其相关的知识体系。这是为何反复强调“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素问·著至教论》)的缘由。通过历法才能深刻地理解《内经》建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时,为何要分别选择5种不同历法(十二月太阳历、十月太阳历、太阴历、阴阳合历、北斗历)知识的背景。此处仅就其中所载的北斗星以及北斗历法知识及其意义予以表述。
北斗历法
所谓“北斗历法”,是指北斗星斗柄旋转指向为依据制定的历法。这一历法“历定阴阳(寒暑),历定四时,历定五行(即五季),历定八节,历定二十四节气”。由于北斗七星在天空运行的群星中最为耀眼,七星的位置、形态相对固定。且与太阳回归运行有固定的关系,这一关系与古代人类的社会活动关系十分密切。因而依据北斗七星作为天文背景制定的北斗历法就成为中国最早的历法。
北斗历法相关知识
有关北斗历法的相关知识,如《尚书·舜典》就有“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就有了北斗历法的初始记载。《鹖冠子·环流》篇认为,“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是根据北斗星斗柄指向来确定一年四季的。《淮南子·天文训》在此基础上,以北斗星的斗柄所指一定节气时岁,并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二十四节气及其时间节点。其中就应用了一岁有八节八风(此“八风”名称与《内经》中“八风”有别),而且有关四时八节的时间节点都有明确表述。《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等记载。后来《汉书·天文志》转载了司马迁对北斗历法的表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8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