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药基础 > 经络腧穴学 > 腧穴学 > 正文
编号:13254725
儒医的思想境界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844期
     中医从汉至清两千多年历史足迹中,儒医的身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甚至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中医的发展历史。儒医文化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也是中医学和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其繁衍生息、长久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中华文明历数千载而不衰,与文化道统的传承和维系紧密相关。爱因斯坦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即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以及通过系统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的因果关系。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发现在中国都做出来了。20世纪40年代英文版《易经》再版时,欧洲哲学家荣格在序言中写道:“谈到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的,唯独中国的《易经》千古常新,相延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有相同的地方。”北宋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化就是源头活水。正是源头活水的滋养,中医文化这株奇葩至今芬芳馥郁,北宋著名诗人林逋诗谓:“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中医文化亦为“占尽风情尽医坛”。

    儒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儒学的确立形成于春秋战国,当时王室势微,诸侯争霸,各类学说并起,成百家争鸣之势。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述而不作”“好古敏求”“学而尽周公之道”。孔子的一生,“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序易传”,殚精竭虑,留心于“仁义”之地,行乎于“礼乐”之间,修史,赞易,不仅总结了三代以前的文化道统,开创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承前启后的崭新局面。三代以来,儒家学说自孔子传曾子,再传子思,继而孟子,自此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体系。

    从两汉至隋唐,由于儒学的官学地位,对医家产生了很大影响。儒医的脉络,已现端倪。两汉至唐代著名医家中,儒者实为多见。如《史记》谓仓公得公孙光推荐受师于公乘阳庆,公孙光赞叹淳于意:“光又属意于殷云:‘意好数,公必谨遇之,其人圣儒。’即为书以意属阳庆,以故知庆。臣意事庆谨,以故爱意也。”华佗“游学徐土,兼通数经”,皇甫谧“博综典籍百家之言”,葛洪“夜辄写书诵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8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