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传染病
编号:13467443
控制传染病需持续监测与基础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6日 科普时报
     高福院士在《细胞》杂志上发表文章呼吁———

    3月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在国际顶级杂志《Cell》(细胞)上发表题为“From “A”IV to “Z”IKV: Attacks from Emerging and Re-emerging Pathogens”的评论文章,系统地评述了全球新发突发传染病形势及应对策略。

    该文对于新发突发病原进行了历史性回顾,尤其开篇从今年流感流行、纪念1918大流行100年作为切入点,然后延伸到包括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埃博拉在内的新发突发传染病,还重点介绍了发现很早、但是直到最近几年才对人引起严重感染的寨卡。高福院士巧妙地用了从A(禽流感)到Z(寨卡)这样的题目,既体现了新发再发病毒的不断涌现及爆发的不确定性,又预示了人类最终能战胜病毒,莫非A到Z 26个英文字母结束了,病毒没有了?
, http://www.100md.com
    在对抗这些新发突发病原的研究和防控过程中,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在传染病防控领域取得了骄人成绩,体现出我国基础研究和防控队伍的不断壮大以及大国的责任和担当。最后,高福院士提出,控制传染病的两个重要要素:持续监测与基础研究。病毒传播是没有国界的,因此必须开展国际合作。高院士呼吁全球的科学家、临床医生及公共卫生专家等一起来攻克新发突发病原,并着重介绍了即将全面启动的全球病毒组计划(Global Virome Project,GVP)、建立非洲CDC网络等战略部署,将对新发突发病原发起“主动出击、全面出击”,主动鉴定出病毒威胁,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预防下一次的大流行病。

    此外,高院士对由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日本和德国政府共同发起的流行病应急融资基金(PEF),以及由挪威政府、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惠康信托基金会和世界经济论坛共同建立的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CEPI)给予高度评价。这类创新的全球性融资机制,将有效保护全世界免遭致命性流行病影响,并加速疫苗研发进程。人类需要不断认知病原。高院士指出对病毒的致病性、跨种传播等深入的基础研究是传染病有效防控的根本,也亟待更多的关注和基金资助。
, 百拇医药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供稿)

    中国病毒学会理事长郭德银对高福院士的评论文章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爆发100周年之际,高福院士应邀为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撰写评述文章,回顾并展望新发再发病原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高屋建瓴,视野宽广,信息丰富,重点突出。文章内容构思巧妙,题目“从A(禽流感)到Z(寨卡)”寓意深长,一是说明新发突发病毒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二是意指从对病原监测到完全控制病原的期望。文章首先重点介绍当前正在流行并不断新发再发的流感病毒的起因、危害和防控措施,然后依次介绍SARS和MERS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等的历史与现状,强调了活禽市场关闭、新技术应用(如高通量基因组测序)、国内外合作、早期检测与持续监测、尤其是基础研究在防控新发突发病毒方面的重要性。文章也提到SARS之后中国已经建立起高效的病原监测与防控体系。该文对于我国从事病原学研究和传染病防控的相关人员以及管理部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