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将进入高发期 5岁以下儿童做好预防
进入4月,天气逐渐转热,又将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从北京市近年的监测结果来看,每年4月至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每两年为一个流行周期,预计2018年报告发病人数将高于去年。
手足口病是一种婴幼儿人群(5岁以下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组16型(CV-A16)更为多见。
手足口病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在7日至10日内自愈,多无后遗症;极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可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多数病人起病急,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表现,如发热、咳嗽等。主要症状为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斑疹、斑丘疹或疱疹,一般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患儿可因口腔溃疡疼痛而流涎、拒食。
如果患儿在3岁以下,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及心率增快,出冷汗、手足冰凉等现象,应考虑重症可能,并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预防
1.培养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居家和个人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应关注儿童体温变化并时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便于及时就诊、治疗。
3.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拥挤、空气流通差的场所,避免与患儿接触,做好对孩子日常用品的清洁和消毒。
4.由于通常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71型(EV71),故对于5岁以下儿童,可考虑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EV71型灭活疫苗推荐接种年龄为6月龄至5岁,如能在12月龄前完成基础免疫2剂次接种(间隔1个月),可尽早获得保护。
手足口病是一种婴幼儿人群(5岁以下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组16型(CV-A16)更为多见。
手足口病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在7日至10日内自愈,多无后遗症;极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可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多数病人起病急,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表现,如发热、咳嗽等。主要症状为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斑疹、斑丘疹或疱疹,一般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患儿可因口腔溃疡疼痛而流涎、拒食。
如果患儿在3岁以下,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及心率增快,出冷汗、手足冰凉等现象,应考虑重症可能,并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预防
1.培养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居家和个人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应关注儿童体温变化并时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便于及时就诊、治疗。
3.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拥挤、空气流通差的场所,避免与患儿接触,做好对孩子日常用品的清洁和消毒。
4.由于通常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71型(EV71),故对于5岁以下儿童,可考虑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EV71型灭活疫苗推荐接种年龄为6月龄至5岁,如能在12月龄前完成基础免疫2剂次接种(间隔1个月),可尽早获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