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正文
编号:13339814
月子中心野蛮生长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24日 生命时报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产后母婴康复机构管理委员会理事秦新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护理部主任姜梅

    北京市元坤律师事务所律师闫旭

    “基础套餐4万、温馨标间9万、豪华服务28万,在月子中心住一个月竟要花这么多钱。”近日,北京准妈妈李女士给《生命时报》提供新闻线索称:“月子中心这么贵,却预订火暴,订晚了就没房间了。我很想了解下,花那么多钱坐月子值不值?”

    二胎的放开让月子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生命时报》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缺乏监管和标准,该市场比较混乱,花大钱却没得到相应服务的例子比比皆是。

    “快被护理师气疯了!”

    今年3月16日,刚生产完的吴女士和宝宝被接到北京某母婴护理会所,入住30天,价格为8万多元。吴女士每天在月子中心的生活就是,上午孩子交给护士托管,洗澡、抚触,她去做美容、听母婴讲座;午饭后,妈妈和宝宝共处;到了3点半,孩子再次托管,她去练瑜伽、做护理;晚饭后,陪孩子玩到10点请护士托管,夜里喂奶3次。虽然价格偏高,但吴女士说“这么坐月子挺有意思。”

    对比来看,顾女士入住月子中心的经历就有点郁闷了。2017年底,她花了近7万元入住上海市徐汇区雅朵人文国际月子会所,却“快被母婴护理师气疯了!”顾女士告诉记者,护理师喂奶时,孩子明显抵触,往外吐奶,但她却无视,继续喂。顾女士问:“是不是喂得太多了?”护理师回答:“晚上多喂点睡得香,夜里不用老起床喂奶。”后来,孩子严重腹泻,医生要求母乳和新的奶粉混合喂养,但护理师却没解冻冰箱里的母乳,还是只给孩子喂奶粉,直至大便出血。

    护理师多次暗示顾女士给自己红包,一开始态度很差,直到拿到800元红包才转好。快满一个月时,孩子出现咳嗽,护理师觉得不打紧,“可能是呛奶,不用去医院。”顾女士已不再信任她,带孩子去了医院,确诊为支气管炎,治疗了半个多月。

    “护理师总说自己资格老,经验丰富,却从没见过她的资质证书。”顾女士向月子中心投诉,对方置之不理。后来,她将入住期间遇到的问题,包括被推销各种产品、卫生条件不好等反映给市民热线,但至今维权无门。

    今年3月,南京市建邺区市场监管局称,当地关于月子中心的消费投诉近年来明显增多。西安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7年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中,“月子会所霸王条款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上榜。

    价格不菲,各有主打牌

    近日,《生命时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月子中心。

    美满国际月子中心位于东城区湖南大厦5层,价格在4万~11万之间,配备瑜伽室、婴儿游泳室等。工作人员向记者推荐了他们的月子餐,说“有海参、燕窝等名贵食材,都是驻京办领导餐专用的”。同时强调,护士、母婴护理师都有专业资质。但记者想查看时却被拒绝。经反复要求,对方才提供了一位女士的健康证和母婴护理师证,后者的发证机构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月子中心的合同非常简单,没有规定护理不当时应承担的责任。对方的理由是:“从未发生任何问题,不用写。”

    记者又来到朝阳区仰山路的诗安国际月子会所,价格分为三档:4.8万、6.8万、8.8万。工作人员强调,他们聘请了产科、儿科医生每周来问诊一两次,服务人员都有“全国专业人才储备工作委员会”发的母婴护理师资质。

    莎莉欣月月子中心位于西城区什刹海附近,价格从6万至10万不等,主打专业护士陪护,自称服务人员经过内部统一培训。工作人员说,很多月子中心都把餐饮包给酒店,但安全和质量不能保证,而他们有自己的厨房和营养师。

    越开越多,乱象不少

    在我国,产后护理属于新行业。2000年,除了港澳台,全国只有几十家月子中心,到了2017年一下增至4000家以上。市场需求快速增加,服务和管理却没跟上,以至于出现不少乱象。

    缺乏有效监管。2017年国家发布了《母婴保健服务场所通用要求》(下文简称为《要求》),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企业可自愿采用。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产后母婴康复机构管理委员会理事秦新艳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月子中心存在监管困境,因为它和普通商业机构一样,只在工商部门登记即可营业,因此容易出现管理不当、服务不到位。

    宣传医疗服务。很多月子中心在宣传中强调具备医疗机构属性,以知名医生查房、三甲医院护士服务吸引消费者,但记者调查发现,多数月子中心经营范围明确规定“不含医疗服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护理部主任姜梅表示,产后出院的产妇和宝宝一般确定健康,一些月子中心的医生查房其实就是简单看看,如有健康问题,还是要送到医院诊疗。秦新艳表示,在非医疗机构月子中心工作的医生护士,只是具备医疗知识的服务人员,不能执业。“过度宣传会让消费者产生过高期望,入住后与期望有落差,会产生纠纷。”

    人员资质存疑。《要求》指出,技能人员应通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资质。实际上,目前的母婴护理师资格证书五花八门,真伪难辨。秦新艳说,目前母婴护理师的培训和资质认定体系还有待建立。她曾参加过一家相对正规的机构开展的产后母婴康复培训课,一些人说考试太难无法通过,如拿不到证书,不如到管理松的机构买证。

    收费项目花哨。月子中心昂贵的价格背后是用料珍贵的月子餐或中药汤、艾灸药浴等保健服务以及一系列母婴课程。但专家称,这些项目忽悠的成分多。姜梅认为,营养补充要根据个人体质,多数产妇没有营养不良,产后没必要大补,只要注意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即可,保健项目也应慎重做。至于母婴课程,公立医院有免费的,不用花钱听。

    合同责任模糊。北京市元坤律师事务所律师闫旭告诉记者,与月子中心发生纠纷后,消费者之所以难维权,一方面在于其服务涉及工商、卫生等多个行政部门,监管缺位;另一方面是消费者与月子中心签订的合同约定简单、责任模糊,没有明确的行为约束;再加上举证艰难,往往只能忍气吞声。

    不要总母婴分离

    秦新艳认为,产后母婴康复是一个有潜力的产业。随着“生命初期一千天决定孩子一生健康”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年轻父母们希望从专业机构获得科学的哺育指导,让孩子健康成长。另外,我国有悠久的坐月子传统,家庭非常重视,父母照顾刚生产完的孩子往往体力不支、压力很大,再加上有些父母还没退休,不便照顾,于是月子中心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这个行业能否健康持续地发展,取决于规范管理的落实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秦新艳呼吁,月子中心应从三方面加强自我管理:遵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按经营范围提供服务,不违规经营;护理人员要培训到位、持证上岗,具备母婴护理知识,能对母婴健康情况进行正确评估;建立应急机制和医院绿色通道。未来,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产后康复委员会将积极推进对产后母婴康复机构的规范和评级,规范行业,净化市场。

    当下,消费者如何挑选到一家靠谱的月子中心呢?专家建议,注意月子中心营业范围,护理人员是否具备专业资质;查看消毒记录与条例,选择消毒措施较好的月子中心;慎重选择服务项目,一些项目要经过医生判断;留意饮食菜单,产后虚弱不适合大补,慎选昂贵食材;签订合同要慎重,明确双方责任,一旦权利受损,注意保留证据;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月子中心,如重视医疗服务,应选择医院经营的产后康复机构。

    姜梅建议,即使去了月子中心,也不要总母婴分离,不利于妈妈按需哺乳,也不利于母乳喂养。建议新妈妈坐月子期间学习哺育技巧,适应新的身份,日后才能更好地养育孩子。▲ (水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