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国医大师 > 正文
编号:13259635
大师的言传身教为我指引方向

     转眼间,国医大师李振华老师已经仙逝一周年了。我从19岁跟老师学习,从识药、调剂、炮制、侍诊、开方、病例书写以及到如何写文章、书籍,老师手把手将我培育成一名中医。老师的医德医风、学术思想对我影响至深。

    老师常说,掌握了中医思维方法,就可以一通百通,在治疗疑难杂病时就会有章可循,有理可依,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说学好中医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的过程,中医很多古文艰涩难懂,文理通了才能更好地理解历代医家的精髓,更好地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观点。老师反复强调学好四大经典是中医的基本功,同时还要多临床,尤其要不断的请名医指点。李老反复强调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要运用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强调任何科学都没有凭空创新的。我们初学时应以继承为主,在临床中运用继承的知识,心有所悟而达创新,在创新中还要进一步继承。逐步达到了解病理而治愈,成为一个理法方药全面掌握的中医。

    老师在读书、学习上一直是活到老学到老。退休前,老师虽然担任河南中医学院院长一职,但不管忙到多晚都要读书、写作,凌晨两三点才睡觉。2017年老师住院期间由于视力下降,报纸的字基本看不到,但每天都会问《中国中医药报》有没有好文章,有没有对中医药发展的利好消息,让我念给他听。

    古代人一个方子能养活一家几口甚至几代人,所以大家都很保密,传授方法不传授方,传授方子又不传量。而在李振华老师这里,他只担心学生学得少,只担心自己没有倾囊相授。李振华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他把家传了上百年的治疗梅核气的方子反复给学生们讲,还发表文章公之于众。我们弟子在跟师学习时,李老师要求我们定期写学习总结,这样他就知道每个学生哪些方面不足,然后重点给讲解。

    2009年,85岁的老师因骨质疏松导致的腰疼无法继续坐诊,家里的客厅就成了诊室。2013年,老师因摔倒后骨折无法站立、行走,于是卧室就成了诊室。2017年上半年,老师身体每况愈下,时而清醒时而迷糊。老师住院期间经常有人前来探望,一谈就是一两个小时,全是关于中医药的发展问题。

    在中医药发展传承中,有多少像李振华老师一样的中医大家,为中医鞠躬尽瘁。我从来没有觉得老师离开过我,在生活中、在事业上,他的言传身教一直给我指引着方向。(张正杰) (张正杰 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国医大师李振华传承工作室)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