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忠义:痰瘀同治 独辟蹊径
雷忠义在为患者诊病。
1983年,雷忠义(中)在北京进修时与西苑医院翁维良(左)的合影。
雷忠义及家人的合影。
雷忠义,1934年9月生,陕西合阳人。陕西省中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人民吼叫秦腔,调一碗黏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这是第三届国医大师、陕西省中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雷忠义土生土长的故乡。在工作室里,雷忠义穿着白大褂,戴着金边眼镜,他为患者诊病时,学生便围坐在桌边,或记录药方,或问诊其他患者,或认真倾听思索,整个诊室环境轻松,全然不似医院里惯有的肃静与凝重。
初学 从西学中,赴京进修
上世纪50年代初,正是百废待兴之时,雷忠义服从安排,于陕西省第一卫生学校学习,开始了他的学医生涯。毕业后雷忠义被分配至陕西省针灸研究所,跟随我国电针发明人朱龙玉学习、工作。为了进一步学习、研究电针,雷忠义参加了多期研究所举办的中西医讲座,对针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坚定了学习中医药的信心。于是,他开始自学中医理论,他把《汤头歌诀》《药性赋》等中医经典著作背得滚瓜烂熟。
中医基础理论扎实、学习成绩优异、工作成绩突出,1961年由组织选送,雷忠义参加了“陕西省高级西医学习中医班”,学制3年。《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理论晦涩难懂,第一学期还没结束,几乎一半的学员就陆续要求退学,但是雷忠义坚持下来了。他怀着一种“寻幽探微,或有斩获”的意念,坚信“有疗效就有存在的价值和科学内涵”。
在这3年里,雷忠义努力精进,出色地完成了学业。他说:“中医博大精深,学习中医首先要涉猎广泛、基础扎实,并通过反复揣摩、总结、体悟,才能逐渐在某一领域有所长。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畏艰险、不怕挫折、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5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