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编号:13258207
龙江医药文化的产生演变与特点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24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882期
     黑龙江历史悠久、文化绵长,其传统医药也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经验传承。这里的土著先民在与疾病斗争中不屈不挠,总结和积累了丰富的生存经验和生命智慧。他们主动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和外来特色文化,南北兼容,中西合璧,创造了独具东北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为丰富中华医药文化做出了贡献。

    龙江医药文化的产生与演变

    满族的繁衍生息是龙江医药文化的根系和源泉。满族人民长期聚集生活在东北地区,历史上满族曾建立“金”和“大清”政权。满族先民在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经验。用药多以当地的动植物和矿物药为主,对医药认识以平时生产生活和师承为主,以民间土方、单方和验方为主,还有部分食疗内容,已总结出300多种药物。满族早期的民间医家及著作有庆恕著《医学摘粹》、文通著《百一三方解》、奇克唐阿著《厚德堂集验方萃编》、增智著《气化探源》等。在清代宫廷中运用的传统诊疗方法有针灸疗法、温泉浴疗法、熏洗法、热烫法、外敷法、药物漱口法、耳内给药法、贴药法、海水浴法等。据《吴氏我车库祭谱》记载:“萨满七十二穴,头三十六穴、上下身各十有八要穴。均人生大穴,通经、通气血、通窍道。”《长白丛书·关东搜异录》记载的药膳有鹿筋熬粥、八珍糕等。《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记载了关节脱臼、跌打损伤、箭矢伤等的治疗,代表性的正骨家有爱新觉罗·伊桑阿、德寿田、夏锡五等。

    “流人”文化是对龙江医药文化的充实和推动。“流人”有两种含义,一是被流放贬逐之人,二是流亡于乡里之外之人。至明清时,流人成为称呼流放贬逐之人的专有词。清朝入关后,对它的“龙兴之地”东北实行封禁。清代流人文化是以汉族中原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的综合体,是汉民族中原文化与流人队伍中其他民族以及流放地区的各民族文化相碰撞、交流、融合之后的新质文化。清代东北流人文化体现了流人身处逆境而能忍辱负重、百折不挠和自强不息的特有精神。发遣到黑龙江的流人主要集中在卜魁(齐齐哈尔)、瑷珲(黑河爱辉)、宁古塔(牡丹江宁安)、三姓(哈尔滨依兰)。流人中儒医兼通者较多,如吕留良、方拱乾、方式济、陈志纪、周长卿、陆庆曾均为著名医家。他们多在流放地悬壶济世,传播中原中医药文化。其中吕景儒为内地儒医吕留良后裔之玄孙,继承祖业,延医授学,成为齐齐哈尔一代名医。嘉庆年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6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