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名医名人 > 李时珍 > 正文
编号:13259514
性理之精微 格物之通典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30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885期
李时珍出身及从医历程,《本草纲目》流传及影响
     :李时珍是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其编撰的《本草纲目》为中医药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特设此栏。让我们走进《本草纲目》,学习李时珍身上大医精诚、格物明理、求实创新的精神。

    我作为《新校注本》第六版的校注者,简要介绍一下李时珍的生平及著书背景。

    李时珍出身及从医历程

    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壁,号濒湖。于明代正德13年(1518年)诞生在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一医学世家,父亲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医术超群,著有《人参传》《艾叶传》《痘疹证治》《四诊发明》《四言举要》等书,曾任太医院吏目。李时珍自幼身体羸弱,却能奋发读书,14岁便考取秀才,后更加刻苦,但三次乡试不中。经历“十年寒窗”,李时珍已23岁,决定弃文从医。“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人们长期以来的理念,何况李时珍自幼受到医学世家的熏陶,对医药有浓厚兴趣,在博览群书之时,凡与医药相关内容,都随手记录下来,平日里父亲诊病时,治好的疑难病例,他都记录保存下来。李时珍20岁时,因感冒咳嗽日久加重,后骨蒸发热,肤如火燎,每日吐痰碗许,暑月燥渴,寐食几废,六脉浮洪。遍服柴胡、麦冬、竹沥诸药,月余益剧,皆以为必死矣。父亲急中生智,以金元医家之法,重用一味黄芩,浓煎顿服,次日身热退净,而痰嗽皆愈。李时珍不胜感叹:“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这种切身验,更增强了他今后业医的意愿。

    李时珍国学功底厚、悟性高,加上父亲的指导,很快迈入医学殿堂。精心为人治病,没过几年也成为受人欢迎的医生,名声越传越远。楚王聘请他为“楚府奉祠,兼掌良医所事(即楚王府医药总管)”。后又举荐到京城太医院任职。由于史料无更多记载,李时珍在楚王府和太医院任职的时间、职务均不明。在《本草纲目》中,卷一“历代诸家本草”文中,即标明担任“楚府奉祠”,其后也有到京城的记述,却也无任职年限和有关太医院的信息。于是学者们在《明史》《蕲州志》《湖广通志》《黄州府志》等多种地方志,以及相关书籍中搜寻,未找到明确的答案。有部分学者,对搜集到的一些间接资料,加以分析、研究,提出各自的看法和意见,但尚未达到共识。一些著作和论文中讲到李时珍在太医院读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6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