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8.06.05
编号:74535
塑料制品安全法则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5日 生命时报 2018.06.05
     挑材质 闻味道 看颜色 限用途

    塑料制品安全法则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季君晖

    本报记者 田 飞

    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但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健康隐患。近日,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发展研究院和塑料污染联盟合作开展的研究发现,女性如果减少与塑料的接触,体内的有害化学物质也会相应减少。

    对于挑选安全的塑料制品,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晖给出几点建议:

    第一,查看材质最重要。很多塑料制品都有编号,如容器底部标有1的是聚酯类,要避免高温,常见的是可乐瓶;2和4是聚乙烯,可装食用油的标有2;标3的是聚氯乙烯类,有安全风险,尽量不要接触食品;标有6的是聚苯乙烯,不可接触热;标有2、4、5的塑料制品安全性较好;标有7的属于其他类,可能安全,也可能不安全,需谨慎使用。

    日常用的塑料袋有两种材质最常见,一是聚氯乙烯的,这种材质的塑料袋尽量不要接触食品,它摸起来发黏发涩,用手抖动声音小而闷;二是聚乙烯材质的塑料袋,它摸起来较润滑、有韧性,抖动时声音发脆,接触各类食品的安全性较高,但不适合高温加热,比如热水、微波炉。因此,不要直接用塑料袋包装食品放在微波炉里加热。

    第二,购买塑料容器等制品时,闻闻是否有焦味,看看是否有焦黑点。如果有,基本可确认是用回收废料做的,尤其是食品包装等接触食品或人体的,尽量少用。对于塑料袋,一般大企业会有严格的标准,不会用废料做,质量可靠,安全性较好。很多小作坊经常用回收的废料制作塑料袋,可能含有不可控的杂质,安全性较差。

    第三,不要过于追求外观。接触人体、食品的塑料制品,不要追求色彩艳丽,添加的色素往往导致塑料制品安全性下降。塑料袋也不要买花花绿绿的。首先,添加的颜料生物安全性很差。其次,有些塑料袋特别白,甚至有些隐隐发光,很可能是生产商为了掩盖不好的颜色,尤其是用了回收塑料时,添加了荧光增白剂。这是国际公认的致癌物,在我国南方已明令禁止添加到食品包装中,但北方地区使用较普遍。这类塑料袋最好不要使用,更不能接触食品。

    在使用时,有几类塑料制品需特别注意。不少人把矿泉水瓶当做百搭容器,用来装酒、油等。季君晖表示,塑料瓶的安全性较高,装油不会有太大危险,但不能放在过热的地方。酒类最好不要装在塑料瓶里,因为酒精会溶解塑料。

    打包盒、餐盒在日常生活中很常用,主要材质有两大类:一是发泡聚苯乙烯,耐热性差,不能加热;二是聚丙烯,这类餐盒较薄、透明,允许用微波炉加热。但普通消费者难以分辨这两类餐盒,建议都不要微波加热。

    盒装牛奶里有一层塑料膜。为了方便,很多人喜欢将盒直接放在微波炉里加热。季君晖表示,盒装牛奶膜为了提高阻隔性,往往采用了镀铝或覆铝膜等工艺,盒中铝层有隔热效果,加热效果较差。牛奶盒的组分较多,含有几层,结构不一样,建议将牛奶倒进安全的玻璃容器再加热。▲, 百拇医药(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