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仍需警惕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夏季,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又是一个危险的时期。东城中医医院鲁卫星教授表示,每年6-9月,中风、冠心病患者的住院率都会出现上升,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高温对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具有潜在威胁,应引起重视。
鲁卫星
东城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心衰诊疗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心血管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科主任。擅长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房颤、心肌炎、冠心病、周围血管疾病、冠状动脉支架以及糖尿病、失眠、偏瘫等疑难杂症的治疗。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
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又一高发期
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夏季的到来,无疑是件好事,因为环境温度的升高,心血管病的发病率较冬季有所减少。但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也容易使有潜在和原有的心血管病人在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病方面掉以轻心,从而诱发心血管病的发生或恶化。
东城中医医院鲁卫星教授表示,由于夏季高温,人们出汗较多,身体内水分流失严重,容易导致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同时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容易诱发心梗、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此外,夏季过热的天气,会使得很多人容易把空调开得很低,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容易导致血管神经调节能力变弱,进而会诱发心血管疾病发作。而夏季容易出现的过量饮酒、暴饮暴食、睡眠不足以及便秘等问题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重要原因,因此,可以说,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又一个高发期,一定要引起重视。夏季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尤其是伴有一些突然间口齿不清、一侧肢体无力,头晕、站立不稳、头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可能是中风或冠心病的发病征兆,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避免夏季便秘造成严重危害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出汗频繁,身体中水分流失速度加快,若补水不及时,很容易出现便秘等问题。东城中医医院鲁卫星主任表示,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便秘可能会引起血压骤升,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出血等严重问题,不容小觑。
很多便秘患者每次排便时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这不仅十分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会使人们的心情变得烦躁、易怒。这种坏心情可以使人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其后果就是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这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是非常不利的,很容易造成出血等严重后果。以高血压患者为例,排便时用力过度,会导致胸腔及腹腔压力增加,使较多的血液充盈到不能收缩的颅腔内,于是颅内血管压力急剧增高,发生血管破裂,形成脑出血;对于脑血栓患者,用力的瞬间容易使得血压升高,动脉血管中原来形成的斑块就会在高血压作用下产生移动,进而会导致血管堵塞等问题;而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过度用力会导致心跳加快,心脏收缩时的阻力增大,负荷提高,加重心肌缺氧,导致冠状动脉发生痉挛,不仅可诱发心绞痛,甚至会出现心脏突然停止跳动等严重问题。
鲁卫星教授表示,老年人预防便秘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最好有意识培养按时排便的习惯,有便意不可以忍便不排。排便的过程中,不要看书看报玩手机,以免分散注意力,影响排便。其次,合理搭配饮食。在饮食上,减少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多食用菠菜、韭菜、萝卜、海带、芹菜等含有较多纤维素与水分的蔬菜,多吃水果、多喝水,及时地补充体内所需水分。第三,要适当锻炼。坚持每天运动,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和促进肠蠕动,提高排便能力。最后,保持心情舒畅。良好的心情可帮助大肠的传导功能正常运作,气机便调和。所以,生活中要保持心情的愉悦,不宜过喜过悲,精神压抑、紧张,都可能导致便秘的发生。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通过午睡养“心”
夏季气候炎热,五行属火,与人体五脏中的心相对应,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旺盛,心脏更能够充分发挥它的功能。但是,由于夏季炎热,也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特别是有心脏病的人更要注意。
中医认为,午睡可以养心。因为心位于胸部,是一个阳位,主血脉。心和脉管相连,脉为血之府,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供给各个器官营养,因此心为阳脏。心在运作的时候也会消耗能量,在中午阳气偏盛的时候,需要休息来养阴,达到阴阳调和的目的,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若是不注重午休,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甚至会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险。
鲁卫星教授建议,心脑血管病患者在夏季饮食一定要以清淡为主,禁食变质、腐烂食物、水果,切勿贪凉饮冷。可以适当地喝一些绿豆汤、莲子粥、酸梅汤之类的,既能补充身体所需水分,也有清热解暑、增进食欲的效果。另外,对于一些慢性病的患者来说可以适当地做一些运动,但是要避开高温时段。同时,还要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情绪激动、紧张引发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同时,鲁教授特别提示:心脑血管病患者夏季要坚持服药,切勿擅自停药,老人出门要随身带一些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便应对各种突发的意外。
北京晨报记者 祝凤岚
■小贴士
夏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应注意的问题
1、夏季易丢钾钠,应适时补充
进入酷暑,出汗频繁,不能渴了才喝水,而应该主动补水,每天至少应该喝1500毫升的水,同时,夏天出汗多,光补水还远远不够,因为随着汗液流失的不仅是体内的水分,还有钠盐;为维持电解质正常,可以在白开水中加点盐。平时吃饭要清淡,但夏季可以适当在菜里多放点盐,另外应多吃些含钾的水果如橘子等,以保持钠、钾的平衡。
2、避免温差过大
夏天室外热,房间里空调凉,若反复经历冷热变化,对心血管病患者是极其不利的。心血管疾病与温度的关系十分密切。当温度过高时,会增加血管血流量,增加心脏压力;而当温度过冷时,会使血管相应收缩。如果忽冷忽热,血管的强力收缩会使冠状动脉内已形成的斑块被牵拉破裂,引起血栓,堵住血管,突发心肌梗死。身处的环境应尽可能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开空调不能过冷。
另外,因为开空调使房间密闭,空气流通不畅,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这对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危险,如引发肺感染,将很难治疗。
3、血压平稳也不能减药
高血压与心脏病是双胞胎。夏天温度高,血管一定程度扩张,使血压平稳,一些高血压患者看到血压平稳就自行停药,等天凉了再吃。这是完全错误的。高血压是需终身服药治疗的疾病,治疗是连续的。夏季,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量,但绝不能停药,以免带来不良影响。
4、要做到起居有节,适时运动
夏天应是老年人“静养”的季节,不宜大量运动。很多老年人夏季愿意早起晨练,但据调查,70%―80%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于早晨6―10时,这段时间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时间。因此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进行锻炼。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必须外出时,要穿着浅色、透气和宽松的棉织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
当环境气温达到32℃时,最好减少体力活动,室内开空调尽量不要低于26℃,室内外温差控制在6℃―8℃。若室内外温差过大,大幅的温度变化会使心脑血管病人很难适应,因为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人体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导致血压变化,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肌梗死或卒中,因此,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应注意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多在室内休息,且午睡1小时,以补充晚间睡眠的不足。
5、调节饮食,膳食要多样
心脑血管病患者在夏季膳食问题上一定要“好色”,如黄色蔬菜(胡萝卜、红薯等)或绿叶蔬菜,能减轻动脉硬化。同时吃适量的白色食品(燕麦粉、燕麦片等)和黑色食品(黑木耳等),对降低血黏度、胆固醇有明显效果。饮食要做到荤素菜合理搭配、多吃蔬菜、多喝水、少食多餐,饮食清淡。
6、心态平衡,生活规律,充足睡眠
“心静危险少”,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夏季生活要有规律,由于昼长夜短,晚上睡眠不好的人,最好能进行午休,保证充足的休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心脑血管病患者避免参加炒股、搓麻将等刺激性较强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