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8.07.13
编号:73836
低俗网络环境毒害孩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13日 生命时报 2018.07.13
     低俗网络环境毒害孩子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编审 张旭东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2亿。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社交类短视频平台专题报告》预测,2018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3.53亿人。网络直播及短视频以其多样性、互动性和便捷性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受众,但其中一些低俗内容给青少年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应引起各方面重视。

    网络内容对青少年危害最大的有三方面:一是“网红”们通过直播吃饭睡觉,或恶搞吐槽等方式博人眼球,赚取报酬,让青少年产生好逸恶劳、投机取巧的人生追求。或明或暗的网络炫富行为更是不断助长社会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风气。此外,近期流行的“电梯舞”短视频,“网红”们把在电梯上蹦跳打造成流行,此类行为危险性很大。二是在网上公然传播虚假、冲破道德底线的不良言行,如伪慈善事件、未成年人怀孕风波等,对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冲击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三是色情、暴力内容。青少年长期接收色情、暴力信息,可能导致他们以色情信息取代健康性知识,以暴力手段对抗法律的约束,甚至漠视自己或他人的生命。

    在技术逻辑和商业逻辑操作下,短视频平台利用大数据算法实现精准推送,根据用户最感兴趣的内容,给予用户高刺激、高强度的愉悦感,这容易使控制力较弱的青少年沉溺其中。

    我国政府应持续提升对网络直播或短视频行业的内容监管力度,模糊的条例规范、事后治理的方式和单一的治理视角已经不能应对当下短视频平台的发展趋势。同时,各平台还应从加强自律,例如对受众进行身份识别、内容分级,当好把关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我过滤、追踪;建立行业组织,制定行业公约等。

    家庭和学校需引导青少年提高媒介素养,自觉抵制低俗内容。家庭是最主要的互联网接入场所,父母的监督是孩子形成良好网络使用习惯、提高网络素养的重要因素。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培养积极的休闲娱乐方式,为他们的情绪宣泄提供现实的途径和空间。学校要教育学生认识到媒介内容不等于现实;帮助他们区分虚拟和现实、个人和世界的关系,认识媒体价值和自我价值,并提高学生作为媒体消费者的批判意识;使学生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知道如何通过媒体进行有效的自我表达。

    此外,全社会应加强线上线下联动,形成良好的工作合力,促进网络环境的净化,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清朗空间。▲,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