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781955
朋友圈,很多人不发了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14日 生命时报 2018.08.14
     心理负担重 分散精力多

    朋友圈,很多人不发了

    广州武志红工作室心理咨询师 任增辉

    小丽曾被朋友戏称为炫晒狂魔,吃饭健身晒一下,旅游出行晒一下,娃娃晒一下,恩爱秀一下,各种喜怒哀乐、无病呻吟一轮一轮轰炸朋友圈。但最近半年多,小丽的朋友圈分享呈几何级下降,从每天几晒到一天一晒到几天一晒,现在一个月都难看到她的分享。

    作为现代社交工具的重要形式,微信的朋友圈功能自2012年上线以来,迅速融入亿万中国人的生活之中。曾几何时,朋友圈的各种晒和秀,成了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就好像许多潮流现象一样,晒朋友圈在流行一阵之后,现在有退潮的迹象。像小丽一样的人不在少数,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社交媒体倦怠”,不发或停用朋友圈,要不就设置一定时间段可见。这是什么原因?

    弱关系带来心理负担。对大多数人而言,朋友圈都经历过不断扩容的过程。刚开始只是朋友的圈子,慢慢的,父母、同事、领导、客户、同学、老师等逐渐成为朋友圈的一部分。当类似的弱关系越来越多时,发朋友圈就越来越少分享的乐趣,发任何信息都要照顾各个层面关系,让乐趣变成了纠结和负担。

    分散了精力无法做自己。朋友圈逐渐成为一个小社会,本来是放飞自我、追寻心灵的地带,却成为了面临多重约束和评价的世故之地。朋友发的分享出于面子和情分总要点赞回应一下,自己发一条动态,如果朋友点赞和回应,为了维护关系同样要回复。不知不觉间浪费了大量精力,让人心累心烦。既然如此,不如就不发了,这样还能清静些。

    公共化、商业化惹人反感。就像某网友所说,“现在的朋友圈,鸡汤毫无营养,广告随处可见,微商遍地开花”。当朋友圈逐渐成为一个大卖场,商业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属于朋友和情感的空间就越来越小,最初对朋友圈安放情感的期待和想象逐渐被打破,发朋友圈的理由也就越来越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