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皆致呕 非独胃气之上逆 ——《金匮要略》辨治呕吐病特色
呕吐虽表现在胃气上逆,但与脏腑生理功能异常息息相关。故辨治呕吐不能只治胃,而应求治脏腑之本。
《金匮要略》辨治呕吐大量使用甘药,甘味虽令人中满,但与辛味药同用,辛甘合化,阳气乃生,治疗脾胃有寒、湿、痰、饮,疗效很好。况甘味药能养脾阴,对于中焦阳虚者能达到阴中求阳的目的。
呕吐,乃常见、多发之病,是《金匮要略》所论40余种杂病之一,与“哕”“下利”两病合成《呕吐哕下利病》篇,并在《疟病》《腹满寒疝宿食病》及《妇人妊娠病》等14篇中也有涉及,相关原文约60条。呕与吐每每连称,如:“卒呕吐”“诸呕吐”“妊娠呕吐不止”等。但大多是分而论之,如“呕”“干呕”“欲呕”“吐”“欲吐”“吐逆”等。故金代成无已《伤寒明理论·呕吐第二十七》道:“呕者有声者也,俗谓之啘,吐者吐出其物也,故有干呕而无干吐。”金代王履《医经溯洄集·呕吐干呕哕欬逆辨》:“夫呕者,东垣所谓声物兼出者也。吐者,东垣所谓物出而无声者也。至若干呕与哕,皆声出而无物也。夫仲景以声物兼出而名为呕,以物出而名为吐,以声独出而名为干呕。惟其呕兼声物,故无物而声空鸣者,乃谓之干,干犹空也。”概言之:有声或有物者谓之呕(含干呕),有物无声者谓之吐。
病因 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呕吐方论》道:“然有胃寒,有胃热,有痰水,有宿食,有脓血,有气攻,又有所谓风邪入胃……”吴勉华、王新月在《中医内科学》中将列于脾胃病证之中的呕吐的病因病机表述为: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脾胃虚弱4种。对病变脏腑虽引用了《内经》论呕吐所涉及的肝、胆、肠,但并没有详细论述。日本学者丹波元坚在查阅了清代以前300多部中医著作后,将呕吐病因归之于虚、实、寒、热、痰、食、血、气、蚘动、酒毒、注(晕)车注(晕)船及中毒,这其中绝大多数均源于《金匮要略》。
呕吐的病因就《金匮要略》而论,有寒(外寒、内寒)、热(虚热、实热)、虚(阴阳虚、气血虚)、实(气滞、血瘀)、风、火、湿、饮、痰、水、疟邪、酒毒、痈脓、瘀血及蚘虫等。后世有所发展,如除酒毒以外的中毒(包括不节或不洁之饮食、泄漏的煤气、严重的雾霾等)、晕车、晕船等,均不能被忽略。
外邪如风、寒、湿、热、火、疟邪等均可诱发、导致、加剧呕吐,故辨治呕吐万不可但治其内伤。
病机 胃气上逆是古今医家对呕吐病机的表述。如:“呕吐出于胃气之不和,人所共知也”(《仁斋直指方·呕吐方论》),“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内容物从口而出的病症”(《中医内科学》)等。诚然,胃气上逆是呕吐的前提,但多数情况下,胃是代“人”受过的。呕吐虽表现在胃,但脏腑的生理功能异常均可导致胃气上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040 字符。
《金匮要略》辨治呕吐大量使用甘药,甘味虽令人中满,但与辛味药同用,辛甘合化,阳气乃生,治疗脾胃有寒、湿、痰、饮,疗效很好。况甘味药能养脾阴,对于中焦阳虚者能达到阴中求阳的目的。
呕吐,乃常见、多发之病,是《金匮要略》所论40余种杂病之一,与“哕”“下利”两病合成《呕吐哕下利病》篇,并在《疟病》《腹满寒疝宿食病》及《妇人妊娠病》等14篇中也有涉及,相关原文约60条。呕与吐每每连称,如:“卒呕吐”“诸呕吐”“妊娠呕吐不止”等。但大多是分而论之,如“呕”“干呕”“欲呕”“吐”“欲吐”“吐逆”等。故金代成无已《伤寒明理论·呕吐第二十七》道:“呕者有声者也,俗谓之啘,吐者吐出其物也,故有干呕而无干吐。”金代王履《医经溯洄集·呕吐干呕哕欬逆辨》:“夫呕者,东垣所谓声物兼出者也。吐者,东垣所谓物出而无声者也。至若干呕与哕,皆声出而无物也。夫仲景以声物兼出而名为呕,以物出而名为吐,以声独出而名为干呕。惟其呕兼声物,故无物而声空鸣者,乃谓之干,干犹空也。”概言之:有声或有物者谓之呕(含干呕),有物无声者谓之吐。
病因 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呕吐方论》道:“然有胃寒,有胃热,有痰水,有宿食,有脓血,有气攻,又有所谓风邪入胃……”吴勉华、王新月在《中医内科学》中将列于脾胃病证之中的呕吐的病因病机表述为: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脾胃虚弱4种。对病变脏腑虽引用了《内经》论呕吐所涉及的肝、胆、肠,但并没有详细论述。日本学者丹波元坚在查阅了清代以前300多部中医著作后,将呕吐病因归之于虚、实、寒、热、痰、食、血、气、蚘动、酒毒、注(晕)车注(晕)船及中毒,这其中绝大多数均源于《金匮要略》。
呕吐的病因就《金匮要略》而论,有寒(外寒、内寒)、热(虚热、实热)、虚(阴阳虚、气血虚)、实(气滞、血瘀)、风、火、湿、饮、痰、水、疟邪、酒毒、痈脓、瘀血及蚘虫等。后世有所发展,如除酒毒以外的中毒(包括不节或不洁之饮食、泄漏的煤气、严重的雾霾等)、晕车、晕船等,均不能被忽略。
外邪如风、寒、湿、热、火、疟邪等均可诱发、导致、加剧呕吐,故辨治呕吐万不可但治其内伤。
病机 胃气上逆是古今医家对呕吐病机的表述。如:“呕吐出于胃气之不和,人所共知也”(《仁斋直指方·呕吐方论》),“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内容物从口而出的病症”(《中医内科学》)等。诚然,胃气上逆是呕吐的前提,但多数情况下,胃是代“人”受过的。呕吐虽表现在胃,但脏腑的生理功能异常均可导致胃气上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0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