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称为“岐黄医学”的由来
《黄帝内经》主要通过黄帝与岐伯,雷公,伯高等属臣的问对过程,来探讨人体构建了生命科学知识体系,自此成为中医药学的础基和源头,有关岐伯的文献是其中的核心,是建构中医药学理论的灵魂——
《黄帝内经》主要通过黄帝与岐伯、雷公、伯高等属臣的问对过程,来探讨人体构建了生命科学知识体系,自此成为中医药学的础基和源头,有关岐伯的文献是其中的核心,是建构中医药学理论的灵魂——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于《史记》(公元前91年底~90年初)之后,《七略》(公元前6年)之前,全书主要是以黄帝与岐伯等6位属臣问对方式,探讨了医药学知识,自此建构了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经过笔者认真研习之后发现,其中传载的医学知识与其成编之前文献所传载的相关内容是一脉相承的。除了《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三者所涉的“养生”,以及《史记》以29例“诊籍”资料为素材而编撰的“扁鹊仓公列传”内容较为集中外,其他有关生命科学知识则完全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分散在各相关论题的字里行间,而《内经》则是在专事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而整理、编撰的。虽然《内经》162篇医学文献各有相异的论题重点,但都是围绕着生命科学知识体系这一主旨而集中撰述的,正因为如此,才将其称之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是中医药学的奠基之作。
《内经》的成书和具体内容形成的背景十分复杂,此处权且从托名的黄帝及其6位属臣之间的问对,从文献学的角度分析岐伯等人对《内经》理论建构所发挥的作用,可以从中窥视后世将《内经》缔造的中医药学称为“岐黄医学”的理由。
属臣在《内经》中的出现频次
《内经》基本资料的总计显示:黄帝与伯高讨论的篇章计10篇,仅见于《灵枢》,占81篇的12.35%,占《内经》162篇的6.17%;黄帝与少俞讨论的篇章仅见于《灵枢》的4篇,占4.94%,占《内经》162篇的2.47%;黄帝与少师讨论的篇章仅见于《灵枢》的4篇,其中有一篇为少师与岐伯并见,占其中的4.94%,占《内经》162篇的2.47%;黄帝与雷公讨论的篇章总计11篇,占《内经》162篇的6.79%,其中《灵枢》有4篇,占4.94%,有一篇雷公与岐伯互见,《素问》有7篇,占8.64%;黄帝与鬼臾区讨论的篇章有2篇,其中有一篇是与岐伯共同与黄帝讨论运气知识,占《素问》81篇的2.47%,占《内经》162篇的1.23%;《灵枢》《素问》中只有知识陈述而无君臣问对的篇论合计26篇(含2个遗篇),占《内经》162篇的16.05%。
上述五位属臣共计57篇,分别有3人3篇是和岐伯共同与黄帝问对,所以无岐伯的篇章只有54篇。若就涉及岐伯的文献而言,只有108篇(不含《素问》2遗篇),占《内经》162篇的66.67%。
属臣对《内经》理论建构的贡献
《内经》生命科学理论的建构有其复杂的因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185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于《史记》(公元前91年底~90年初)之后,《七略》(公元前6年)之前,全书主要是以黄帝与岐伯等6位属臣问对方式,探讨了医药学知识,自此建构了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经过笔者认真研习之后发现,其中传载的医学知识与其成编之前文献所传载的相关内容是一脉相承的。除了《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三者所涉的“养生”,以及《史记》以29例“诊籍”资料为素材而编撰的“扁鹊仓公列传”内容较为集中外,其他有关生命科学知识则完全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分散在各相关论题的字里行间,而《内经》则是在专事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而整理、编撰的。虽然《内经》162篇医学文献各有相异的论题重点,但都是围绕着生命科学知识体系这一主旨而集中撰述的,正因为如此,才将其称之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是中医药学的奠基之作。
《内经》的成书和具体内容形成的背景十分复杂,此处权且从托名的黄帝及其6位属臣之间的问对,从文献学的角度分析岐伯等人对《内经》理论建构所发挥的作用,可以从中窥视后世将《内经》缔造的中医药学称为“岐黄医学”的理由。
属臣在《内经》中的出现频次
《内经》基本资料的总计显示:黄帝与伯高讨论的篇章计10篇,仅见于《灵枢》,占81篇的12.35%,占《内经》162篇的6.17%;黄帝与少俞讨论的篇章仅见于《灵枢》的4篇,占4.94%,占《内经》162篇的2.47%;黄帝与少师讨论的篇章仅见于《灵枢》的4篇,其中有一篇为少师与岐伯并见,占其中的4.94%,占《内经》162篇的2.47%;黄帝与雷公讨论的篇章总计11篇,占《内经》162篇的6.79%,其中《灵枢》有4篇,占4.94%,有一篇雷公与岐伯互见,《素问》有7篇,占8.64%;黄帝与鬼臾区讨论的篇章有2篇,其中有一篇是与岐伯共同与黄帝讨论运气知识,占《素问》81篇的2.47%,占《内经》162篇的1.23%;《灵枢》《素问》中只有知识陈述而无君臣问对的篇论合计26篇(含2个遗篇),占《内经》162篇的16.05%。
上述五位属臣共计57篇,分别有3人3篇是和岐伯共同与黄帝问对,所以无岐伯的篇章只有54篇。若就涉及岐伯的文献而言,只有108篇(不含《素问》2遗篇),占《内经》162篇的66.67%。
属臣对《内经》理论建构的贡献
《内经》生命科学理论的建构有其复杂的因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185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