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60571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3日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方法

    □曹子成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发生于65岁以前(50~65岁)者为早发型,俗称老年前期痴呆或早老性痴呆,病情进展较快;发生于65岁以后者为晚发型,俗称老年性痴呆。

    案例一

    患者为男性,65岁,以健忘、乏力8个月为主诉就诊。患者8个月前出现健忘、乏力,伴有失眠、纳差,曾在当地卫生所口服西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

    症状 体型偏瘦,神情呆滞,问其能言语,反应迟钝,易忘,纳差,流涎,坐立不稳,不能计算30以内的加减法,有时不认识家人,自言自语,不寐,大便可,小便多,有时尿失禁,舌胖大、有齿痕,苔少水滑,脉沉细无力。

    检查 头颅CT检查显示脑白质脱髓鞘、脑萎缩、左侧筛窦炎;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律、心肌呈缺血型改变;颈部彩超检查显示左侧颈外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西医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

    中医诊断 老年性痴呆,脾肾阳虚证。

    治则 温阳补肾,益气健脾,醒神开窍。

    处方 黄芪30克,党参15克,焦白术12克,茯苓15克,肉苁蓉12克,小茴香10克,枸杞子12克,远志10克,肉桂5克,石菖蒲12克,益智仁12克,桑螵蛸10克,煅牡蛎20克(先煎)。共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每次200毫升。

    二诊 患者精神状态和夜间睡眠较以前好转,饮食一般,计算能力进步,仍有流涎、小便失禁症状,舌淡,胖大有齿痕,脉细弱。原处方21剂,并嘱咐患者家属加强照顾,多进行语言交流,加强智能训练。

    三诊 患者精神状态和睡眠明显好转,饮食较之前增加,大便正常,小便次数减少,流涎症状明显减少,有时仍有尿失禁,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1分钟内不能说出10种动物名称,舌淡,苔薄,脉细弱。原处方去小茴香,加熟地黄15克,淮山药15克。共21剂,服用方法同前。

    四诊 患者来院诊治时,精神良好,交流时反应较快,饮食、睡眠良好,大便正常,未再口角流涎,能自行小便,未再有尿失禁症状。1分钟内能自行说10种动物名称,并可以进行30以内的加减法。舌淡,苔薄,脉细弦。三诊处方去肉桂,并换成颗粒制剂,再服21剂。每次1小盒,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半年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

    案例二

    患者为男性,71岁。近1年来,患者幻视幻听,时间定向障碍,耳鸣如蝉声,听力减退,视物模糊。

    症状 咳嗽,咯吐白色泡沫样痰,纳差乏力,大便稍干,小便失禁,可闻及异味,计算能力减退,拖曳步态,舌质暗红、苔薄白略腻,脉弦细滑。血压150/94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

    检查 头颅CT检查显示双侧基底节区、右侧丘脑腔隙性脑梗死,脑萎缩,右侧上颌窦炎;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律,前间壁心肌梗死(陈旧性);胸片检查显示符合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X线表现,肺部炎症。患者有高血压、脑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和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患者曾多次寻医就诊,间断服用降压及治疗脑血管病等药物。

    西医诊断 血管性痴呆。

    中医诊断 老年性痴呆,证属心肾不足、痰瘀内阻。

    治则 补肾养心,活血化瘀,化痰开窍。

    处方 六味地黄丸加减。黄芪30克,党参12克,熟地12克,淮山药15克,茯苓15克,山萸肉12克,泽泻12克,牡丹皮12克,丹参20克,陈皮12克,石菖蒲12克,益智仁15克,桑螵蛸10克,制远志10克。共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每次200毫升。

    二诊 患者未再出现幻视幻听,耳鸣未减,大声说话方能听见,视物模糊,仍咳嗽咯痰,定向力稍差,饮食较以前有所增加,大便干,小便频数,仍可闻及异味,计算能力差,走路迟缓,舌质暗红、苔薄白腻,脉弦细。上方去制远志,加清半夏12克,当归12克,胆南星9克。共21剂,水煎服,服用方法同前。同时嘱咐患者家属给予心理疏导、食用莲子粥等,以健脾顾护胃气。

    三诊 患者精神好转,说话反应迟钝,有时词不达意,耳鸣有所减轻,咳嗽咯痰明显减轻,饮食可,大便正常,小便次数减少,仍可闻及异味,不能进行20以内的加减运算,但能认识不同面额人民币,行走缓慢。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将二诊时方药改用颗粒制剂。继续服用1个月,每次1小盒,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

    四诊 患者耳鸣明显减轻,智力障碍有所好转,1分钟内可以说出10种蔬菜的名称,行走有力,但回答提问时反应稍迟钝,饮食可,二便正常。继续服用三诊药方1个月,并给予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丸或归脾丸交替服用,以改善症状。随访半年,患者病情基本稳定。

    (作者供职于郸城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