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60605
一个球囊,保住子宫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16日
     近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完成B超监视下预置球囊剖宫产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保留了患者的子宫。

    病例

    患者卢某,多次怀孕、流产,还有剖宫产史。

    患者再次怀孕后,被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医生告知手术后将不能再拥有子宫时,她痛哭流涕,一筹莫展时,找到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二病区主任任艳芳。

    患者入院后,任艳芳通过细心诊察、详细问诊,分析了患者的病情。经过充分的术前沟通,患者认可了B超监视下球囊预置术剖宫产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这种手术方式,并签署了手术知情同意书。

    患者入院第二天,任艳芳带领主治医师姜姗,在介入科医务人员赵鹏、赵小波等协助下,于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改良技术(一种经皮穿刺血管插管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10F动脉导管鞘,于超声监视下导入直径为16~18毫米的球囊导管于患者腹主动脉肾动脉开口以下,然后固定管鞘和球囊导管的体外部分,进行了剖宫产手术。

    待胎儿娩出后,医务人员适时应用6~10毫升肝素生理盐水充盈、扩张球囊,阻断腹主动脉,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患者成功分娩一名健康婴儿,并且保留了子宫。

    凶险性前置胎盘常用治疗手段

    凶险性前置胎盘就是一颗“定时炸弹”,表现为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并且胎盘附着于原剖宫产切口部位。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率逐年增加,而且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植入部位多在既往剖宫产切口处。术中,剥离胎盘以及子宫局部切除缝合均有难度,极易引起术中及术后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甚至危及产妇生命。

    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部位通常位于既往剖宫产切口瘢痕处,该部位子宫肌层收缩力差,易导致严重的术中及术后出血。有证据表明,胎盘植入已经取代子宫收缩乏力成为急诊子宫切除的首要原因。因此,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关键就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最大限度保护产妇生命,降低子宫切除概率。

    临床上,控制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双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结扎,宫腔球囊压迫,以及宫腔纱布填塞等。

    子宫动脉来自髂内动脉前干支的分支,理论上对双侧子宫动脉或者髂内动脉结扎或者栓塞,均能有效阻断子宫血流,降低剖宫产术中大出血风险。但是,由于盆腔血管网丰富,存在广泛的动脉间交通支,暂时性阻断子宫动脉或者髂内动脉后,子宫可由闭孔动脉、直肠动脉、卵巢动脉等代偿供血,以上治疗方案不一定有效果。

    若是剖宫产术前即栓塞双侧子宫动脉或者髂内动脉,胎儿暴露于X线时间过长,对胎儿的远期预后尚有不确定性影响。而剖宫产术后再行介入性动脉栓塞治疗,也有可能因为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而导致止血失败。

    宫腔球囊压迫和填塞纱布的原理是通过对宫腔内出血面的直接压迫而止血。该方法不会损伤膀胱、输尿管,不足之处是若宫腔球囊压力不足,不能完全阻断胎盘植入部位的出血灶;若压力过大,则可造成子宫肌层薄弱部位破裂或者造成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

    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的优势

    这次手术中采用的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在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最大限度保护产妇生命、降低子宫切除概率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在肾动脉开口以下放置球囊暂时性阻断腹主动脉后,可有效控制盆腔的侧支循环对子宫的供血,减少术中出血量,为产科医生手术提供更清晰的视野,有利于后续的剥离胎盘、缝合子宫等手术操作。

    有研究表明,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放置腹主动脉球囊后再进行剖宫产手术,可将出血量减少至原来的1/10~1/5。

    与放置双侧髂内动脉球囊或者双侧子宫动脉球囊相比,由于只需要放置一根导管,而且不用超选择性插管,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更有利于降低胎儿的辐射风险。

    另外,放置腹主动脉球囊可暂时性阻断盆腔血供,避免了采用动脉栓塞治疗引起的发热、腹痛、误栓塞以及组织器官缺血坏死等风险。 (姜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