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外用治病经验
中药吴茱萸,味辛,苦,性热,有小毒。入肝,脾,胃经。功能: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止泻。内服常用于脘腹冷痛,厥阴头痛,吞酸,呕吐,寒湿泄泻等。但由于本品辛热燥烈,易伤阴耗液,损气动火,故阴虚有热及实热患者则不适宜。根据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的原则,吴茱萸不仅可用于寒证,也可用于某些热证,这就扩大了吴茱萸的治病范围和其治病的作用。其外治法十分简便,奏效迅速,且避免了毒副作用,尤其对婴幼儿的某些疾病更为适宜。现将其外治方法及其适应证简述于下:穴位敷药治病法
涌泉穴敷葯治病法: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足掌中心之凹陷处,在第2、3跖骨之间。穴性:清肾热,宁神志,苏厥逆。临床常选用该穴位治疗神经性头痛,脑出血,小儿抽搐,心肌炎等证,吴茱萸辛散温通,用其粉加入食醋,调成糊状,敷于涌泉穴,可通过经络之作用,引导人体上部的虚热下行,即常说的引火归元。敷药后,涌泉穴有发热感,即虚火下行的象征,病即渐愈。
小儿口热流涎:取吴茱萸5g,置于捣药的小铁臼中,捣杵为粉末,再给其粉末中加入少量的面粉活匀后,依年龄之大小,取适量粉末,加入几滴食醋,于睡前调敷于患儿涌泉穴(男左女右)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