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8.10.23
编号:71928
二甲双胍怎么吃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23日 生命时报 2018.10.23
     二甲双胍怎么吃

    先用普通剂型,无法耐受胃肠刺激

    再换肠溶型或缓释型

    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主管药师 张 征

    本报记者 水 欣

    二甲双胍是口服降糖药中的经典用药,对于单纯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治疗无效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很好的降糖作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主管药师张征介绍,目前二甲双胍主要有3种剂型,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特点。

    二甲双胍普通剂型。它是比较基础的降糖药物,由于工艺简单,价格也相对低廉。二甲双胍片普通剂型在胃部溶解速度和吸收起效都很快,不过相应的,也会导致胃肠道容易受到刺激,产生腹泻、恶心、呕吐、胃胀等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因此,建议患者在餐后服用。服药后约两小时血液中二甲双胍达到最大值,随后缓慢下降,因此该药一般每天要服用2~3次。
, http://www.100md.com
    二甲双胍缓释剂型。这种剂型是以凝胶或缓释胶囊包裹药物,从而达到缓慢释放的效果,与普通剂型相比,对胃肠道的刺激更小,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服药后约7小时血液中的二甲双胍达到最大值,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有效、稳定的血药浓度,因此一天一次即可,更有利于控制空腹血糖。但这种剂型采用了新型的缓释技术,成本较高,因此价格也会高于普通剂型和肠溶剂型。

    二甲双胍肠溶剂型。其外壳选用先进的肠溶材料,就像给药剂穿上了一层盔甲,可保护药物不在胃中崩解释放,直达小肠,在肠液中释放,不但可显著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还可提高药物利用度。糖友在三餐前半小时服下,餐后血糖达到高峰时,药物浓度也相应较高,降糖作用更有效。不过比前两种价格略贵。

    糖友如果有消化道溃疡、反酸等对胃肠道刺激敏感的情况,首次可以先从普通剂型、小剂量开始服药,如无法耐受不良反应,可换其他剂型。老年人和肾病患者服用该药需要注意定期监测肾功能,根据肾功能对二甲双胍的剂量进行调整。另外,二甲双胍缓释剂型和肠溶剂型不能掰开服用,需整片/粒吞服。否则外壳屏障会被破坏,易对胃造成刺激。二甲双胍可能会有乳酸性酸中毒风险,患者服用后发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
, 百拇医药
    下腹膨胀 尿线无力、血糖控不好

    膀胱失灵了

    受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沈 洁

    本报特约记者 游华玲

    临床中,有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会出现排尿困难或尿失禁的情况,往往以为自己买点药吃就行。但其实这也可能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医学上称为“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在泌尿系统的表现,以膀胱感觉损伤、膀胱容量增加、逼尿肌收缩能力减退、残余尿量增加为特点。其主要表现有下腹膨胀、尿急、尿频、小便淋漓不尽、排尿时间长、尿线无力、排尿与中断交替出现,症状酷似早期前列腺增生及老年性尿失禁。

    通常患糖尿病时间长,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患有该病的几率较高。该病的诊断不难,一般根据病史、患者症状、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筛查和膀胱残余尿测定、尿流动力学等检查,即可确诊。然而,对于老年男性患者而言,由于该病的症状与前列腺疾病引起的排尿障碍相似,容易被忽略或误诊。
, 百拇医药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的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因此,早发现早确诊是关键。治疗方式包括药物、理疗和手术。

    控制血糖是基础。血糖水平长期过高或剧烈波动状态是引起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的根本原因。因此一旦确诊,就应积极控制血糖。

    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患者可使用B族维生素、甲钴胺、硫辛酸、依帕司他等具有营养神经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促进泌尿系统神经功能的恢复。

    理疗。早期患者可以通过指导定时排尿、利用腹肌加压以及腹部按摩、针灸等物理疗法,以达到改善膀胱尿潴留的效果。

    手术。当该病的病情严重且药物治疗的效果不理想时,则需使用导尿管或手术治疗,如膀胱造瘘、尿道外括约肌切开术等。▲

    女性早更,糖尿病风险高50%
, 百拇医药
    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的研究者发现,40岁前进入更年期的女性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要比常人高50%;45岁前停经的女性比正常女性患病风险高15%。

    研究人员选取了19万名绝经后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1万人患有2型糖尿病。分析结果显示,过早进入更年期和卵巢早衰都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研究人员认为,围绝经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下降可能会降低胰岛素生成。雌激素可以保护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另外,孕激素对保证胰岛素水平不剧烈升高也起了重要作用,过多的胰岛素会导致细胞从血液中吸收过量的葡萄糖,从而导致危险的低血糖。

    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上宣读的这项研究成果认为,提早进入更年期的女性应该格外关注饮食健康、积极锻炼,降低糖尿病风险。▲

    (王海洋),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