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60635
胸痛未必全是心绞痛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25日
     □季 锋

    从头颈到最下面一根肋骨的范围之内任何部位的疼痛统称为胸痛。胸痛与胸腔的器官、肋骨或胸肌有关,但也有可能是腹部的疾病引起的放射痛。现在很多人存在认识误区,只要是胸痛首先想到“是不是得了心脏病”,然后频繁去心血管内科就诊。做了心电图没事,不放心,又做动态的,还没事,仍不死心,还要去做心脏彩超甚至冠状动脉造影,大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

    其实,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只是没有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而已。

    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表现形式不一,有时可放射至背部,有时又类似心绞痛,这让很多患者一直按冠心病治疗,甚至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可是仍不能解决胸痛问题。这两者因3个原因而容易混淆。

    一、疼痛部位相似

    机体内脏疼痛在相应的体表可被感知,或牵涉到其他部位,表现为远离部位疼痛或感觉过敏。心脏和食管同由植物神经支配,痛觉主要经交感神经传导,两者的痛觉纤维和胸部躯体组织痛觉纤维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时发生交叉。例如支配心脏的脊神经为T2~4,食管为T4~6,胸部浅表组织为T1~6。由于机体遭受浅表痛比内脏痛更为普遍,因而中枢神经常误以为内脏传入的痛觉信息来自躯体浅表组织,表现为胸部牵涉痛。食管部分痛觉纤维有时经迷走神经传导,胃酸可刺激迷走神经,通过内脏到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心肌缺血缺氧,故心电图可出现一过性ST-T改变或心律失常。

    临床诊断胃食管反流病多以具有典型反流症状,即泛酸、胸骨后疼痛、烧心、进行性吞咽困难等作为主要诊断依据;在缺乏食管反流症状情况下容易误诊为心绞痛。

    二、有相似的诱发因素

    胃食管反流病可在饱餐后、睡眠时发作,亦可由情绪激动所诱发,这与心绞痛的诱因特别是自发性心绞痛的诱因非常相似。

    三、应用硝酸甘油的反应

    胸痛可引起冠脉痉挛、收缩致心肌缺血、缺氧,易发生于原有冠心病患者。应用硝酸甘油可临时减轻部分患者症状。硝酸酯类药物对食管平滑肌也有松弛作用,缓解食管痉挛,同时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循环血流量,并减少静脉回流血量,从而缓解心绞痛。由于患者症状改善,加上临床医生缺乏对该病的全面认识,容易造成误诊。但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对硝酸甘油反应缓慢,症状改善不如心绞痛明显。

    10%~30%的非心源性心绞痛样胸痛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如果没有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症状泛酸、烧心,而又排除了心源性胸痛,则为胃食管反流病的非典型症状,即食管外症状。诊断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主要靠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如果pH值为阳性,同时泛酸、反流时正好有胸痛发作,则意义更大。

    胃食管反流病性胸痛的治疗:该病可单独选用或联合使用抑制胃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阻滞剂和促进胃动力药物、中和胃酸药物等。内科治疗无效者,也可应用抗反流手术治疗。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