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腰痛及颈肩痛 > 肩周炎 > 正文
编号:13260342
令人困扰的肩部疼痛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30日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宁凡友

    长久以来,人们因为对肩关节疼痛缺乏全面了解和细致研究,常把肩关节疼痛与肩周炎画上等号。实际上,肩周炎患者在中老年肩痛人群中还不到30%。

    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与肱骨头组成。因为肱骨头较大,呈球形,关节盂浅小,仅包绕肱骨头的1/3,关节囊薄而松弛,所以肩关节是人体运动范围最大而又最灵活的关节,在众多肌肉、肌腱等动力装置的协调、配合下,它可完成前屈、后伸、内收以及环转等运动。正因为肩关节的组成极其复杂,所以任何一处结构的损伤或炎症都可能引起肩关节的疼痛。当对肩关节疼痛的病因缺乏正确认识时,疗效往往大打折扣。根据临床所见,笔者现将引起肩关节疼痛的病因概述如下:

    肩袖损伤。肩袖损伤是引起肩部疼痛的最常见原因。肩袖是肩关节内的一个肌腱组织。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或持续的肩关节疼痛,夜间疼痛加重。年轻者多为运动损伤;中老年人常由于肩袖蜕变、质地变脆引起。临床上容易将该病与肩周炎混淆。但该疾病运动功能障碍与肩周炎不同,外展肩和前举肌肉力量减退,关节活动受限;完全断裂肩袖者外展肩关节出现明显疼痛弧。如果出现明显的肩部疼痛和力弱,且磁共振发现明显的肩袖损伤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建议首选微创关节镜手术;若条件不具备,也可采用小切口肩袖修补术,对撕裂的肩袖进行探查、修复。

    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关节疼痛为主,先呈阵发性酸痛,继之发生运动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疼痛表现为肩周钝痛,夜间加重,睡觉时常因患肩怕压而取特定卧位,翻身困难,影响入睡。运动障碍以外展、旋外、后伸障碍最明显。病理为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该疾病为自限性疾病,症状明显时可进行理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或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导致慢性肩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肩袖撞击区主要集中在冈上肌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处。骨组织或软组织的增生、各种突起使肩峰下间隙变窄,从而导致肩袖的磨损或撕裂。其临床症状包括肩疼痛,疼痛性质也很难与其他肩部疾病相区分。该疾病大部分的主动活动不受影响,只是肩前举时可明显诱发疼痛出现。该病分为3期,对Ⅰ期和部分Ⅱ期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如制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等;对非手术治疗无效和Ⅲ期的患者多采用关节镜术、肩峰成形及肩袖修补术。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继发肩周炎的原因之一。其好发于中年人,大多呈慢性发病,症状多为肩部酸胀,疼痛以夜间为甚,疼痛可向三角肌下放射。其治疗原则是先保守治疗,如理疗、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适当休息等。若肱二头肌腱严重磨损或断裂,则建议进行肌腱切断术或固定术。

    钙化性冈上肌腱炎。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是指肱骨大结节上方的冈上肌腱中有钙盐沉积,症状表现为肩关节疼痛。疼痛在肩部外侧,可放射至三角肌止点或上臂处。对其多先采用保守治疗,如理疗、按摩、针灸、封闭、小针刀等;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采用关节镜下或小切口钙灶摘除术。

    肩锁关节退行性改变。肩锁关节退行性改变是由于肩锁关节的慢性损伤或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后遗症引起。其临床上表现为肩部活动时疼痛,但静止时疼痛不明显。该疼痛的压痛部位就在肩锁关节间隙。肩关节的被动活动不受影响。其治疗方法:症状为轻中度时,建议采用保守治疗,包括调整训练及日常活动、理疗、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及封闭治疗;若疼痛过于严重时,建议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等。

    颈椎病。神经根性颈椎病可因颈5神经根受到刺激而出现肩部疼痛,而长时间疼痛、肌痉挛又可导致慢性损伤性炎症,故颈椎病可有肩部症状,也可继发肩周炎。二者主要鉴别点是颈椎病时单根神经损害少,往往前臂及手的根性疼痛,且有神经定位体征,头颈部体征多于肩部症状。

    引起肩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种,以上仅是最常见的几种。若不幸患了肩部疼痛,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进行对症治疗,不要盲目地认为是肩周炎,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个人简介

    

    宁凡友,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其发展方向为上肢(包括肩关节、上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创伤、运动损伤的保守治疗,切开手术治疗及肩肘关节微创关节镜技术。他担任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上肢损伤二科副主任、主诊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讲师团讲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关节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镜学组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在研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一项,获得科研成果奖3项(省厅级及以上),编写论著7部,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均为第一名),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3篇(一半以上发表在科技核心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