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60401
脑脊液分检,到底该怎么做?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20日
     脑脊液分检,到底该怎么做?

    □包广杰 陈鑫

    脑脊液分检,没那么简单

    脑脊液检验是指通过物理学、化学、细胞学等方法对脑脊液进行检验。

    脑脊液含有一定的细胞及化学成分,在病理情况下,被血-脑屏障隔离的物质可进入脑脊液,导致其成分发生变化,通过脑脊液检验可了解这些变化,帮助进行疾病诊断。

    脑脊液检查结果对疾病诊断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其对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真菌性脑膜炎检查有高灵敏度和高度特异性,对病毒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性硬化症、神经梅毒、椎旁脓肿等检查有灵敏度和中等特异性,对脑膜恶性肿瘤检查有中等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对颅内出血、病毒性脑炎、硬膜下血肿有中等灵敏度和中等特异性的提示作用。

    脑脊液中检出病原体具有直接诊断的意义。检测脑脊液成分可为治疗效果评估、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脑脊液标本通常由患者的主治医师进行腰椎穿刺,必要时可从小脑延髓池或侧脑室进行穿刺采集,一般抽取3管脑脊液标本,并分别标明3管顺序、分别送检。具体到哪一管应该分检到检验科的哪一个实验室,都有明确的规定。

    但是,接下来这个案例,脑脊液分检却出现了混乱……

    案例经过

    任医生是检验科资深主管检验师,工作经验丰富。

    这天,监护室送来一套脑脊液标本,就抽了两管,不做细菌培养。实习生问任医生怎么办。任医生嘱咐实习生“第一管送生化室、第二管送体液室”。但是实习生回复“生化室只收第二管”。

    任医生一拍脑门,恍然大悟一样说道:“我真是忙晕了!按照规定,第一管送细菌室、第二管送生化室、第三管送体液室。可不是嘛,第二管就该送生化室。但是,护士只送来两管,又不做细菌培养,按说,第一管是最好的,以此类推,第一管送生化室也不错啊!”

    实习生在一旁却有些迷糊。如果是您碰到这种情况,请问该怎么处理?有关脑脊液的分检,你们检验科又是怎么做的?

    任医生毕竟经验丰富,他看实习生有些无所适从,就说:“就按照生化室说的,第二管送生化室。我们也是这样规定的,反正,只送来两管。”

    实习生送完标本回来后,又问:“老师,为什么脑脊液标本分检会有这样的规定?”

    任医生忙里偷闲答道:“不是给你们讲过了吗,第一管可能因为穿刺出血导致生化,尤其是对细胞形态的结果有干扰,而细菌学只要无外来细菌的干扰就可以了。因此,第一管不太适合做生化、看细胞形态,做细菌培养最好……”

    实习生点头称是,但任医生似乎对自己的回答并不满意,他猛然想到昨天的科室业务学习,主讲人讲的是“细菌培养留取中段尿的注意事项”。想到这里,任医生似有所悟,对实习生说:“不过,我觉得把第二管送细菌室也是有道理的,譬如尿液的留取,就要求留取中段尿。其实,我对教科书上这个分检方法还是有质疑的。”

    看实习生听得很认真,任医生对实习生说:“你一会儿不忙了,去翻翻最新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看看有没有新改动……”

    过了一会儿,任医生就听到实习生兴奋地说道:“任老师,您说得太对了!第一管做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第二管做病原微生物学检查,第三管做病理学和显微镜检查。”

    任医生心中很高兴,但还是不太放心,就亲自翻看了《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178页上果然如此写着,这和他以前的操作步骤完全不一样。

    难道自己记错了,任医生没找到老版的操作规程,找到了几本检验教材和一本考试用书,上面的操作步骤都是和任医生以前的操作步骤完全一样,都是第一管做病原微生物学检查,第二管做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做一般性状及显微镜检查。

    任医生又咨询了科室的其他检验师,其他检验师也一口咬定:第一管送细菌室、第二管送生化室、第三管送体液室。

    任医生给细菌室的王组长打电话,求证这个问题。王组长接到电话,兴奋地说:“旧版操作规程你不用查了,我早查过、早知道修改了。去年,有一次我给生化室说这个事情,可没有人响应,这事儿就搁下了。这下好了,咱们把意见统一一下。”

    于是,任医生马上去领导办公室汇报。领导表示:“检验前质控,标本采集与送检非常重要,既然你们都求证好了,就按照新版规定执行吧。”

    案例分析

    检验前质控大家都比较重视,但为了求证脑脊液分检问题,作者电话调查了十几家医院,但似乎知道并执行新操作规程的并不多,大多数检验人员的认识都与文章中任医生一样。

    脑脊液送检的新规定,意义到底有多大,笔者没有找到依据,但是凭多年专业经验认为,脑脊液的送检,第二管做病原微生物学检查比较合理,依据是:从标本采集操作规程分析,脑脊液标本为腰椎穿刺术后自然流出收集。第一管脑脊液不同程度存在穿刺性损伤、皮肤消毒不彻底等因素,被污染的可能性大,不适宜做细菌培养和细胞计数,但生化免疫取脑脊液离心上清,影响可忽略不计。第二管为中段脑脊液,污染等影响因素相对较小,更适合做细菌培养。第三管脑脊液经过冲刷,计数相对影响最小。因此,第一管做生化免疫,第二管做细菌培养,第三管做体液常规(形态及计数)更合理!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部分医院只留取两管(穿刺包里只有两个无菌试管)脑脊液标本,这样的话,第一管作为生化免疫和形态计数共用,第二管送细菌培养较为合理。

    可能新版操作规程出版之前,召开过有关专家、检验科主任会议进行过讨论,但我们没有查阅到相关资料;另外,查阅外国文献发现专家意见不统一。我们又调查了几家医院,其观点、执行情况也是不一致的。我们认为,既然是全国检验操作规程,肯定有其先进、合理的地方,大家可以质疑讨论,但眼下请按照最新规定执行。

    同时,这个案例也暴露了目前检验科关于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就是检验前质控较为薄弱、重视力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