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60413
古代有名的女郎中鲍姑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20日
     古代有名的女郎中鲍姑

    《番禺县志》记载,鲍姑生于公元309年,卒于363年,晋初东海郡(今山东郯城县西南)人。其父在南海(今广东)任太守,她随父生活,在南海一带行医。

    鲍姑的丈夫葛洪,是古代十大名医之一,我国预防医学的倡导者,著有《肘后备急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的诊断及治疗。我国古代女郎中罕见,尤其是像鲍姑这样的佼佼者,更是凤毛麟角。她能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女郎中,与其丈夫的帮助有关。

    鲍姑医术精湛,医德高尚。鲍姑长期在民间行医,爬山采药,医好过不少人。鲍姑曾精辟地解释脏腑的表里关系,“舌为肠的表征,目为肝的表征,肺为呼吸之根,附胆肝叶之下,肾属北水”,已达到一定水平。《晋书·葛洪传》中评价鲍姑“医术精干,擅长灸法,治赘疣效如桴鼓”。

    鲍姑擅长针灸之术,现在广州市还保存有她当年针灸的穴位图。图中对骨节经络脏腑均有清楚的说明。如“自玉枕至尾间(骨),从此关起,一条髓路,号曰漕溪,又名黄河”。这穴位图是一份十分珍贵的医学文献。鲍姑又有“晋代灸法专科女医师”之称号。

    据《广州沧桑录》记载,广州三元宫等不少地方有鲍姑的遗迹。据《南海百咏》记载,白云山上的弥陀寺、菖蒲观和景泰寺曾有过鲍姑井。这大概是因为鲍姑当年曾在白云山上采过药,行过医,后人为了纪念她,便以其名字为井命名。可惜这些井在宋代已经湮没了。

    鲍姑的遗迹以三元宫里最多,那里有一口古井,本名虬龙井。鲍姑上了罗浮山后,广州曾发生几次瘟疫,她和葛洪回到广州,以该井水烧煮大锅药汤,免费给黎民服用,救活无数人,后人便把该井称为鲍姑井。三元宫内还建有鲍姑祠、鲍姑殿,筑有其塑像。1000多年来,数不清的善男信女顶礼膜拜,香火不断。由此可见,鲍姑的名望在当年就很大。

    在罗浮山罗汉岩右面曾有黍珠庵,也是为了纪念鲍姑而建造的。

    一名女郎中,受到后人如此长期的祭祀尊崇,可谓罕见。近代出版的《中医人名辞典》里也记载有鲍姑的名字。

    (苏州 倪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