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踪望断存良方
仙踪望断存良方
□黄新生
看过《西游记》的人一定记得,在天庭上,有4位法力高强的神仙,名叫“四大天师”。“四大天师”中有一位葛天师(葛玄),道教称之为“金阙内相,左公仙翁”,传说葛天师是东汉末年的葛玄修道成仙。
葛玄有一位比自己还有名气的侄孙,名叫葛洪。传说葛洪也是修道成仙之人。《晋书·葛洪传》里有对他死后的描述,“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但是,葛洪留芳青史却并非因为修仙,而是源于其在医学上的巨大贡献。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生于西晋太康五年(284年)。此时西晋刚刚消灭吴国,天下复归一统。葛洪从小学习的也是《论语》《诗经》《易经》等经世致用的儒家经典;他曾被任命为将兵都尉,参与平定扬州农民起义。由于受家庭的影响,他拜从祖父葛玄的徒弟郑隐为师,学习黄老之学(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
平定扬州农民起义后,葛洪来到京城洛阳,想顺便寻找一些修仙问道的奇书。这时的洛阳正处于八王之乱中,葛洪知道,刚刚统一的国家,又要陷入混乱了。恰巧此时广州刺史嵇含请葛洪参军,嵇含是葛洪的好友。听到消息后,葛洪欣然前往,希望由此避开中原的战乱。广州也不是世外桃源。葛洪到达广州不久,嵇含被刺杀,葛洪失去了依靠,被迫滞留。广东的罗浮山曾经是葛洪从祖父葛玄修仙炼丹的地方,没有着落的葛洪便上了罗浮山。从此,葛洪便把修仙炼丹的业余爱好当成了职业。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炼丹水平,葛洪拜南海太守鲍玄为师,学习炼丹术。由于深得鲍玄喜欢,葛洪还娶鲍玄之女鲍姑为妻。鲍姑精通医学,尤其擅长针灸,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针灸师。
葛洪虽然没有炼成仙丹,但通过炼丹掌握了许多化学知识和医药学知识。比如,丹砂(硫化汞)和水银的互相转化;松节油治疗关节炎;铜绿(碳酸铜)治疗皮肤病;雄黄、艾叶可以消毒;密陀僧(氧化铅)可以防腐等。更难能可贵的是,葛洪将这些知识全部记载下来。
葛洪一生著作颇丰。《晋书·葛洪传》记载其主要著作有“碑诔诗赋百卷,移檄章表30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10卷,又抄《五经》《史记》《汉书》、百家之言、方技杂事310卷,《金匮药方》100卷,《肘后备急方》4卷。”葛洪的主要医学著作有《金匮药方》100卷、《神仙服食方》10卷、《服食方》4卷、《玉函煎方》5卷、《肘后备急方》4卷等。其中《肘后备急方》尤为著名,对后世影响巨大。
葛洪认为,医生处方用药要以“价廉、简便、灵验”为原则,选择和实施医疗措施要力求“救急、方便、实用”。《肘后备急方》就是这种思想的充分体现,“肘后”是指这部书篇幅较小,可以悬于肘后,随身携带;“备急”是指应急之意。比如,《肘后备急方》里记载青蒿治疗疟疾,不但廉价简便,而且实用方便。
当年为了发明抗疟疾的新药,“523”项目组(是指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提取了数以万计的中药成分,但抗疟疾效果都不理想,其中也包括青蒿的提取物。面临研究困境,屠呦呦重新温习中医经典书籍,以求寻出答案。当她认真阅读了《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后,发现青蒿不是煎服,而是绞汁服用,想到可能是由于加热,破坏了青蒿中抗疟原虫药物成分的活性,于是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素由此研制成功。
除了青蒿治疗疟疾,《肘后备急方》对伤寒、痢疾、时气(疫病,流行性传染病)、瘟疫、疫疠(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结核病、丹毒病、沙虱病、马鼻疽以及食物中毒等疾病都有深刻的认识和医学见解。西方的医学家认为最早记载天花的是阿拉伯的医生雷撒斯,而葛洪对天花流行的发病症状及治疗,比雷撒斯对天花的描述早了500年。关于结核性传染病,葛洪已认识到这类病有极强的传染性。因此,他告诫人们一旦患上此病,不要害怕躲避,而应当及时隔离治疗。关于对沙虱病的认识及治疗,葛洪比日本医学界早了1000多年。
另外,葛洪还率先将金石类无机药物和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各种丹药用于临床治疗中。比如,将盐水用于霍乱、腹痛、伤寒、中风、疮疡伤口的清洗;水煮磐石渍足治疗猝死;用矾石末(煅研末)贮囊中置腋下治疗狐臭;用水银、胡粉、猪脂合药治疮疱等。
(作者供职于武陟县卫生计生委)
□黄新生
看过《西游记》的人一定记得,在天庭上,有4位法力高强的神仙,名叫“四大天师”。“四大天师”中有一位葛天师(葛玄),道教称之为“金阙内相,左公仙翁”,传说葛天师是东汉末年的葛玄修道成仙。
葛玄有一位比自己还有名气的侄孙,名叫葛洪。传说葛洪也是修道成仙之人。《晋书·葛洪传》里有对他死后的描述,“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但是,葛洪留芳青史却并非因为修仙,而是源于其在医学上的巨大贡献。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生于西晋太康五年(284年)。此时西晋刚刚消灭吴国,天下复归一统。葛洪从小学习的也是《论语》《诗经》《易经》等经世致用的儒家经典;他曾被任命为将兵都尉,参与平定扬州农民起义。由于受家庭的影响,他拜从祖父葛玄的徒弟郑隐为师,学习黄老之学(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
平定扬州农民起义后,葛洪来到京城洛阳,想顺便寻找一些修仙问道的奇书。这时的洛阳正处于八王之乱中,葛洪知道,刚刚统一的国家,又要陷入混乱了。恰巧此时广州刺史嵇含请葛洪参军,嵇含是葛洪的好友。听到消息后,葛洪欣然前往,希望由此避开中原的战乱。广州也不是世外桃源。葛洪到达广州不久,嵇含被刺杀,葛洪失去了依靠,被迫滞留。广东的罗浮山曾经是葛洪从祖父葛玄修仙炼丹的地方,没有着落的葛洪便上了罗浮山。从此,葛洪便把修仙炼丹的业余爱好当成了职业。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炼丹水平,葛洪拜南海太守鲍玄为师,学习炼丹术。由于深得鲍玄喜欢,葛洪还娶鲍玄之女鲍姑为妻。鲍姑精通医学,尤其擅长针灸,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针灸师。
葛洪虽然没有炼成仙丹,但通过炼丹掌握了许多化学知识和医药学知识。比如,丹砂(硫化汞)和水银的互相转化;松节油治疗关节炎;铜绿(碳酸铜)治疗皮肤病;雄黄、艾叶可以消毒;密陀僧(氧化铅)可以防腐等。更难能可贵的是,葛洪将这些知识全部记载下来。
葛洪一生著作颇丰。《晋书·葛洪传》记载其主要著作有“碑诔诗赋百卷,移檄章表30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10卷,又抄《五经》《史记》《汉书》、百家之言、方技杂事310卷,《金匮药方》100卷,《肘后备急方》4卷。”葛洪的主要医学著作有《金匮药方》100卷、《神仙服食方》10卷、《服食方》4卷、《玉函煎方》5卷、《肘后备急方》4卷等。其中《肘后备急方》尤为著名,对后世影响巨大。
葛洪认为,医生处方用药要以“价廉、简便、灵验”为原则,选择和实施医疗措施要力求“救急、方便、实用”。《肘后备急方》就是这种思想的充分体现,“肘后”是指这部书篇幅较小,可以悬于肘后,随身携带;“备急”是指应急之意。比如,《肘后备急方》里记载青蒿治疗疟疾,不但廉价简便,而且实用方便。
当年为了发明抗疟疾的新药,“523”项目组(是指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提取了数以万计的中药成分,但抗疟疾效果都不理想,其中也包括青蒿的提取物。面临研究困境,屠呦呦重新温习中医经典书籍,以求寻出答案。当她认真阅读了《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后,发现青蒿不是煎服,而是绞汁服用,想到可能是由于加热,破坏了青蒿中抗疟原虫药物成分的活性,于是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素由此研制成功。
除了青蒿治疗疟疾,《肘后备急方》对伤寒、痢疾、时气(疫病,流行性传染病)、瘟疫、疫疠(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结核病、丹毒病、沙虱病、马鼻疽以及食物中毒等疾病都有深刻的认识和医学见解。西方的医学家认为最早记载天花的是阿拉伯的医生雷撒斯,而葛洪对天花流行的发病症状及治疗,比雷撒斯对天花的描述早了500年。关于结核性传染病,葛洪已认识到这类病有极强的传染性。因此,他告诫人们一旦患上此病,不要害怕躲避,而应当及时隔离治疗。关于对沙虱病的认识及治疗,葛洪比日本医学界早了1000多年。
另外,葛洪还率先将金石类无机药物和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各种丹药用于临床治疗中。比如,将盐水用于霍乱、腹痛、伤寒、中风、疮疡伤口的清洗;水煮磐石渍足治疗猝死;用矾石末(煅研末)贮囊中置腋下治疗狐臭;用水银、胡粉、猪脂合药治疮疱等。
(作者供职于武陟县卫生计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