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病机论治
辨病机论治就是诊断求病机之明,治法以病机而立,方药纠病机之偏,病机是整个临床模式的核心或立足点。所谓理性临床模式,必须对一切临床表现求得何以然的“解”,在中医这个“解”就是病机。
治病求本,本在病机
病机指病证发生、发展、转归的内在机制,也是病证一切临床表现的内在依据。病机内容包括病因的属性和强度,邪正力量对比,人体部位及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人体气血、津液、阴阳的制化关系等。这些变化是病证特征的内因,所以都是病机分析的要点,但这些因素存在层次上的差别。
表寒实证,病因是风寒邪毒,所犯病位为体表与肺。医者若如此分析则尚肤浅,然需知表寒实证之所以畏寒、无汗、脉弦紧是由于寒邪收引体表经脉之气机,正阳不能达表所致。风寒表证发热,脉数系卫阳受遏,既不达表又因遏而激奋,形成阳热,此即刘河间所说的怫热(体表的郁热)。肺主皮毛,表闭则肺气痹而不宣,出现咳喘鼻鸣的症状;肺气痹则气不化津则内生痰浊;体表郁热不解激发内阳亢奋则肺胃里热。以上为中医解释表寒证证候特点和向肺胃传变规律的深层病机。据此分析,立法应清解邪毒,辛温疏通卫阳,抑制激亢的郁热和里热。处方:柴葛麻黄汤或柴葛解肌汤加忍冬藤、黄芩、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
, http://www.100md.com
充分体现三性原则
疾病是一个过程,病机作为疾病的内质变化因素,也是一个过程,亦即是一连串由因果关系先后衔接形成的病机过程,因其前后相接称为“层链”。由于在病机变化中会有各种因素加入,故形成复杂的“网链”,统称为病机链。链的特征即是在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其中全面地内涵了人体三性的变化关系,病机链是三性关系的载体。病机辨证会充分地、深刻地、客观地反映三性关系,从而贯彻辨证论治的三性原则。可以说方证对应避开了病机分析,不可能自觉地贯彻三性原则,唯有辨析病机,才能体现中医临床的特色或精髓。
助分清病证变化的主次和关键因素
辨析病机,清晰展现其结构,一定使医者找出导致标本缓急的原因,有利治疗的合理安排。
李某,男,72岁,首诊:2017年1月31日。
脉诊:双手脉缓滑下盛,寸细,关尺依次趋盛,尺部尤盛,呈滑大兼小满,重压下并无余力不尽。
, 百拇医药
舌诊:苔薄淡黄腻,少津,苔面布纵向细纹,舌红。
主诉:心烦坐卧不安4月余,中脘灼热伴恶心,大腿,髋关节酸楚不宁。外院检查认为心脑血管供血不足,余不详。大便正常。
病机辨证:湿滞互结中焦,气痹化热化燥化风。
处方:柴胡10g,黄芩18g,佩兰10g,茵陈30g,蚕砂15g(包),石斛30g,法半夏10g,厚朴15g,石菖蒲10g,豆豉15g,栀子10g,生山楂15g,莱菔子30g,淡竹叶15g,鱼腥草30g,排风藤15g。4剂。
嘱清淡饮食。
此方药后诸症均显减,又加味3剂后病愈。
按:本案患者以心绪失宁、下肢不安、中脘灼热恶心为苦,病位涉及心、四肢、胃。根据病机分析湿滞互结中焦是本为因,心和肢体变化是标为后果,治疗上即治中焦为主,化湿消导、分解痹结、舒畅气机为主法,并没有用安神和通利筋肉的药味,但药尽病消。
为立法处方提供依据
不主张仅凭证象特征治疗疾病,停留在证象上的辨证论治是经验的运用,依病机立法处方,这是理性临床的体现。
中医并非仅仅是经验的集合,而有理论体系。临床上高质量的工作应当做到洞悉病机,知本求源,不受外象左右,则为明智之医。方证对应模式回避病机分析,则势必架空对病证何以产生及方药如何决定的思考,沦为非理性的经验临床。
(重庆市中医院张西俭全国名中医工作室 朱丹平 张旗整理), 百拇医药
治病求本,本在病机
病机指病证发生、发展、转归的内在机制,也是病证一切临床表现的内在依据。病机内容包括病因的属性和强度,邪正力量对比,人体部位及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人体气血、津液、阴阳的制化关系等。这些变化是病证特征的内因,所以都是病机分析的要点,但这些因素存在层次上的差别。
表寒实证,病因是风寒邪毒,所犯病位为体表与肺。医者若如此分析则尚肤浅,然需知表寒实证之所以畏寒、无汗、脉弦紧是由于寒邪收引体表经脉之气机,正阳不能达表所致。风寒表证发热,脉数系卫阳受遏,既不达表又因遏而激奋,形成阳热,此即刘河间所说的怫热(体表的郁热)。肺主皮毛,表闭则肺气痹而不宣,出现咳喘鼻鸣的症状;肺气痹则气不化津则内生痰浊;体表郁热不解激发内阳亢奋则肺胃里热。以上为中医解释表寒证证候特点和向肺胃传变规律的深层病机。据此分析,立法应清解邪毒,辛温疏通卫阳,抑制激亢的郁热和里热。处方:柴葛麻黄汤或柴葛解肌汤加忍冬藤、黄芩、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
, http://www.100md.com
充分体现三性原则
疾病是一个过程,病机作为疾病的内质变化因素,也是一个过程,亦即是一连串由因果关系先后衔接形成的病机过程,因其前后相接称为“层链”。由于在病机变化中会有各种因素加入,故形成复杂的“网链”,统称为病机链。链的特征即是在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其中全面地内涵了人体三性的变化关系,病机链是三性关系的载体。病机辨证会充分地、深刻地、客观地反映三性关系,从而贯彻辨证论治的三性原则。可以说方证对应避开了病机分析,不可能自觉地贯彻三性原则,唯有辨析病机,才能体现中医临床的特色或精髓。
助分清病证变化的主次和关键因素
辨析病机,清晰展现其结构,一定使医者找出导致标本缓急的原因,有利治疗的合理安排。
李某,男,72岁,首诊:2017年1月31日。
脉诊:双手脉缓滑下盛,寸细,关尺依次趋盛,尺部尤盛,呈滑大兼小满,重压下并无余力不尽。
, 百拇医药
舌诊:苔薄淡黄腻,少津,苔面布纵向细纹,舌红。
主诉:心烦坐卧不安4月余,中脘灼热伴恶心,大腿,髋关节酸楚不宁。外院检查认为心脑血管供血不足,余不详。大便正常。
病机辨证:湿滞互结中焦,气痹化热化燥化风。
处方:柴胡10g,黄芩18g,佩兰10g,茵陈30g,蚕砂15g(包),石斛30g,法半夏10g,厚朴15g,石菖蒲10g,豆豉15g,栀子10g,生山楂15g,莱菔子30g,淡竹叶15g,鱼腥草30g,排风藤15g。4剂。
嘱清淡饮食。
此方药后诸症均显减,又加味3剂后病愈。
按:本案患者以心绪失宁、下肢不安、中脘灼热恶心为苦,病位涉及心、四肢、胃。根据病机分析湿滞互结中焦是本为因,心和肢体变化是标为后果,治疗上即治中焦为主,化湿消导、分解痹结、舒畅气机为主法,并没有用安神和通利筋肉的药味,但药尽病消。
为立法处方提供依据
不主张仅凭证象特征治疗疾病,停留在证象上的辨证论治是经验的运用,依病机立法处方,这是理性临床的体现。
中医并非仅仅是经验的集合,而有理论体系。临床上高质量的工作应当做到洞悉病机,知本求源,不受外象左右,则为明智之医。方证对应模式回避病机分析,则势必架空对病证何以产生及方药如何决定的思考,沦为非理性的经验临床。
(重庆市中医院张西俭全国名中医工作室 朱丹平 张旗整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