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古而不泥古 创新而不猎新 ——《脾瘅新论》自序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迎来并经历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时代——代谢病时代。肥胖、糖尿病、代谢性高血压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甚或痛风)、脂肪肝,已经成为当今的流行病、时代病。由这些高危因素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更是成为慢性病第一大死因。一时间,几乎家家有过食之病,户户有代谢之灾。不但严重危害中华民族的健康,同时也成为国家乃至整个社会不堪重负的公共卫生问题。直到今天,代谢病的洪峰非但没有过去,并且似乎仍在持续攀高。面对全社会的代谢病,中医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呢?
纵观古今,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当时特定的时代病,中医均发展了相应的理论诊治体系并为防治这些疾病作出了重要贡献,故而中医辨治体系百花齐放,诸如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每一次时代的更迭,推动了中医的创新和发展。当今全民盛行的代谢病,中医认为其本质是过食肥甘所致的脾胃病,这是古人所没有经历过的。诸多疾病,或“起于中焦,及于上下”,或四旁久病,归于中焦。何也?土为中央,灌溉四旁。中央健则四旁通,中央病则殃及四旁。所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反之,中土之外,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皆为四旁。四旁有病,亦少有不波及中央者也。故凡治病,调脾胃为第一大法。
, 百拇医药
金元时期李东垣曾写下不朽著作《脾胃论》,被后世奉为脾胃病治疗经典之作。然李东垣所处时代,曾遇饥荒流行,贫民百姓到处流亡。“遭壬辰之变,五六十日之间,为饮食劳倦所伤而殁者,将百万人”,所以,那是一个脾胃亏虚的时代,故而“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是因虚致病。而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脾胃壅盛的时代,所伤脾胃的病因、病机、病证、治法、处方、用药以及预后,都有非常大的差异。因此,重新认识现代脾胃病,对于整个代谢综合征的防控,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实际上,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对于肥胖病、富贵病就有了相关认识。脾瘅,出自于《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和脾瘅相关的论述,另见《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逆、发满,甘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这两段论述,为我们勾画出了这样一种疾病:它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膏粱厚味导致肥胖,肥胖导致脾瘅(多种营养代谢物质过剩,“其气上溢”),脾瘅最终演变为消渴、仆击、偏枯、痿厥等。不难发现,这个疾病的发展过程,与代谢综合征由肥胖到代谢综合征到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的发展过程何其相似乃尔!可惜,内经以降,对于脾瘅之论述不多,多只关注消渴。这与中国古代把肥胖看作是富贵、权利的象征,而很少把它看作疾病有一定关系。
, 百拇医药
《脾瘅新论》,一是在继承内经脾瘅论述基础上,将脾瘅前的肥胖和脾瘅后的络病(包括大血管的脉络和微血管的络脉)联系起来,展示了脾瘅的全貌,有利于各级预防。二是将脾瘅和代谢综合征进行了对接,首次用中医的理论指导代谢综合征这个现代新兴疾病的治疗,尤其是总结归纳了不同类型代谢综合征所产生的机制及相对应的治法和方药,我们团队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可以说是国内最早的研究代综的中医团队,也是第一个在代谢综合征方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团队。三是对脾瘅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归纳,分成郁、热、虚、损四大阶段。对每一个阶段的主要证型以及对应的方药,做了详细论述,并附有验案以便参考。四是所用方剂多为经方,通过对代谢综合征进行分期、分证,将经方重新排列组合,扩展了经方的应用范围。书中所列效方、对药等,是我几十年治疗代谢性疾病的经验,虽一鳞半爪,或可启迪后学。(仝小林)
专家推介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 沈剑刚
, 百拇医药
仝小林教授是当代中医大家,学贯中西,在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研究和治疗上有极深造诣。其新作《脾瘅新论》,2018年12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仝教授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对脾瘅的历史源流、脾瘅与肥胖、脾瘅与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各种临床类型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扩展中医药学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综合历代医家对脾瘅的论述, 参考现代医学对代谢综合征的最新认识进展, 编著《脾瘅新论》,按照 “肥胖—脾瘅—络脉病/脉络病”的发展过程,对接于代谢综合征临床特征, 提出“郁、热、虚、损”四个发展阶段,针对有关病理机制,创造性提出 “态靶因果”的治疗思想。因此,《脾瘅新论》不仅光大了传统中医学脾瘅学说,而且为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方向。本书理论结合实践,针对有关理论,提供了大量临床实证案例,用以加深读者对脾瘅学说在代谢综合征治疗的理解与应用。
值此大数据信息化时代,如何在有限时间选读好书,以提高临证水平极为重要,本书集仝小林教授30年临证之大成,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可启迪后学,弘扬中医药。值此书付梓之时,仝兄特邀我作序,本人才疏学浅,受仝兄之托,诚惶诚恐,然而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展卷细读,此书对许多困惑已久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系统论述和释疑,使之豁然开朗,故此推荐此书予各位读者,若能参悟此中奥妙,应之临床,其善莫大焉。
, 百拇医药
南京中医药大学 许运明
我国著名中医内分泌专家仝小林教授,不负时代使命,积几十年临床经验,从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知行合一”的高度,孜孜不倦地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今将主要成果,著成《脾瘅新论》一书出版,以飨读者。《脾瘅新论》新在何处?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之新。
脾瘅概念赋新义 书中对脾瘅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梳理,结合现代临床实际,将其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合理的拓展与延伸,大胆地赋予了脾瘅概念以“代谢综合征”之新义。
脾瘅病理立新论 作者对脾瘅的病因病理,提出了“膏脂”“血浊”等病理因素新概念,提炼了“三段四期”的病理演变规律,将脾瘅分为“前”“中”“后”三大阶段,概括为“郁、热、虚、损”四期经过,并对各核心病机进行了全面而富有新意的理论概括。
脾瘅辨证创新路 作者不仅对脾瘅的各种”显症”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为其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创造性地对脾瘅早期无明显症状的“隐症”,提出了运用现代胰岛素、血糖、血脂、血压和血尿酸等客观检查指标进行微观辨证这一新思路。
, 百拇医药
脾瘅治疗谱新章 对脾瘅各种复杂证候,从中西医认识的交汇点着手,进行了系统性中医治疗学总结和开拓,为脾瘅增添了大量前人所未备的新治法与方药。
不负时代使命,遵循客观规律,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取时代各种科学文明成果,有机地形成属于中医体系的新认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使中医既保持传统特色,又体现时代水平。这方面,《脾瘅新论》以专病为突破口,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这是一部遵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猎新,具有深厚传承性和强烈开创性的中医专病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当代中医人对脾瘅的研究,攀上了一个历史的新高峰。同时,它为中医学界提供了一个继承和创新的范例,给中医现代化跋涉途中的中医同道们以很好的借鉴与启迪。, 百拇医药(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纵观古今,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当时特定的时代病,中医均发展了相应的理论诊治体系并为防治这些疾病作出了重要贡献,故而中医辨治体系百花齐放,诸如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每一次时代的更迭,推动了中医的创新和发展。当今全民盛行的代谢病,中医认为其本质是过食肥甘所致的脾胃病,这是古人所没有经历过的。诸多疾病,或“起于中焦,及于上下”,或四旁久病,归于中焦。何也?土为中央,灌溉四旁。中央健则四旁通,中央病则殃及四旁。所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反之,中土之外,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皆为四旁。四旁有病,亦少有不波及中央者也。故凡治病,调脾胃为第一大法。
, 百拇医药
金元时期李东垣曾写下不朽著作《脾胃论》,被后世奉为脾胃病治疗经典之作。然李东垣所处时代,曾遇饥荒流行,贫民百姓到处流亡。“遭壬辰之变,五六十日之间,为饮食劳倦所伤而殁者,将百万人”,所以,那是一个脾胃亏虚的时代,故而“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是因虚致病。而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脾胃壅盛的时代,所伤脾胃的病因、病机、病证、治法、处方、用药以及预后,都有非常大的差异。因此,重新认识现代脾胃病,对于整个代谢综合征的防控,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实际上,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对于肥胖病、富贵病就有了相关认识。脾瘅,出自于《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和脾瘅相关的论述,另见《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逆、发满,甘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这两段论述,为我们勾画出了这样一种疾病:它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膏粱厚味导致肥胖,肥胖导致脾瘅(多种营养代谢物质过剩,“其气上溢”),脾瘅最终演变为消渴、仆击、偏枯、痿厥等。不难发现,这个疾病的发展过程,与代谢综合征由肥胖到代谢综合征到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的发展过程何其相似乃尔!可惜,内经以降,对于脾瘅之论述不多,多只关注消渴。这与中国古代把肥胖看作是富贵、权利的象征,而很少把它看作疾病有一定关系。
, 百拇医药
《脾瘅新论》,一是在继承内经脾瘅论述基础上,将脾瘅前的肥胖和脾瘅后的络病(包括大血管的脉络和微血管的络脉)联系起来,展示了脾瘅的全貌,有利于各级预防。二是将脾瘅和代谢综合征进行了对接,首次用中医的理论指导代谢综合征这个现代新兴疾病的治疗,尤其是总结归纳了不同类型代谢综合征所产生的机制及相对应的治法和方药,我们团队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可以说是国内最早的研究代综的中医团队,也是第一个在代谢综合征方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团队。三是对脾瘅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归纳,分成郁、热、虚、损四大阶段。对每一个阶段的主要证型以及对应的方药,做了详细论述,并附有验案以便参考。四是所用方剂多为经方,通过对代谢综合征进行分期、分证,将经方重新排列组合,扩展了经方的应用范围。书中所列效方、对药等,是我几十年治疗代谢性疾病的经验,虽一鳞半爪,或可启迪后学。(仝小林)
专家推介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 沈剑刚
, 百拇医药
仝小林教授是当代中医大家,学贯中西,在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研究和治疗上有极深造诣。其新作《脾瘅新论》,2018年12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仝教授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对脾瘅的历史源流、脾瘅与肥胖、脾瘅与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各种临床类型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扩展中医药学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综合历代医家对脾瘅的论述, 参考现代医学对代谢综合征的最新认识进展, 编著《脾瘅新论》,按照 “肥胖—脾瘅—络脉病/脉络病”的发展过程,对接于代谢综合征临床特征, 提出“郁、热、虚、损”四个发展阶段,针对有关病理机制,创造性提出 “态靶因果”的治疗思想。因此,《脾瘅新论》不仅光大了传统中医学脾瘅学说,而且为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方向。本书理论结合实践,针对有关理论,提供了大量临床实证案例,用以加深读者对脾瘅学说在代谢综合征治疗的理解与应用。
值此大数据信息化时代,如何在有限时间选读好书,以提高临证水平极为重要,本书集仝小林教授30年临证之大成,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可启迪后学,弘扬中医药。值此书付梓之时,仝兄特邀我作序,本人才疏学浅,受仝兄之托,诚惶诚恐,然而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展卷细读,此书对许多困惑已久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系统论述和释疑,使之豁然开朗,故此推荐此书予各位读者,若能参悟此中奥妙,应之临床,其善莫大焉。
, 百拇医药
南京中医药大学 许运明
我国著名中医内分泌专家仝小林教授,不负时代使命,积几十年临床经验,从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知行合一”的高度,孜孜不倦地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今将主要成果,著成《脾瘅新论》一书出版,以飨读者。《脾瘅新论》新在何处?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之新。
脾瘅概念赋新义 书中对脾瘅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梳理,结合现代临床实际,将其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合理的拓展与延伸,大胆地赋予了脾瘅概念以“代谢综合征”之新义。
脾瘅病理立新论 作者对脾瘅的病因病理,提出了“膏脂”“血浊”等病理因素新概念,提炼了“三段四期”的病理演变规律,将脾瘅分为“前”“中”“后”三大阶段,概括为“郁、热、虚、损”四期经过,并对各核心病机进行了全面而富有新意的理论概括。
脾瘅辨证创新路 作者不仅对脾瘅的各种”显症”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为其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创造性地对脾瘅早期无明显症状的“隐症”,提出了运用现代胰岛素、血糖、血脂、血压和血尿酸等客观检查指标进行微观辨证这一新思路。
, 百拇医药
脾瘅治疗谱新章 对脾瘅各种复杂证候,从中西医认识的交汇点着手,进行了系统性中医治疗学总结和开拓,为脾瘅增添了大量前人所未备的新治法与方药。
不负时代使命,遵循客观规律,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取时代各种科学文明成果,有机地形成属于中医体系的新认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使中医既保持传统特色,又体现时代水平。这方面,《脾瘅新论》以专病为突破口,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这是一部遵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猎新,具有深厚传承性和强烈开创性的中医专病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当代中医人对脾瘅的研究,攀上了一个历史的新高峰。同时,它为中医学界提供了一个继承和创新的范例,给中医现代化跋涉途中的中医同道们以很好的借鉴与启迪。, 百拇医药(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