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针灸是针灸人的“武林秘籍” ——《结构针灸刺法经验》读后感
作为一名军队基层军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学习针灸总是寄希望于“窃取”一些绝招,但每每运用在患者身上却不得其效。偶然读到《结构针灸刺法经验》这本书,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使我更加享受针灸治愈患者带来的喜悦。
那是两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在非洲从事医疗援助工作,接到大使馆为坦桑尼亚高层一位领导诊治的邀请。经初步了解,该患者是肩袖损伤,经过坦国内外多方诊治,效果不佳,准备到欧美国家手术治疗,而对针灸治疗,对方持有怀疑的态度,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我们。
接到任务后,我心里有些忐忑。自己多年前曾给一位肩周炎的患者治疗,寻遍治疗肩周炎的各种“特效穴”,效果都不能持久。为了能圆满完成这次任务,我怀着能有找寻最佳方案的念头在网上搜索着各种治疗策略,一篇《结构针灸之病例讨论的——肩功能障碍》的文章吸引了我,为我拓展了思路。
我与骨科医生一起,从影响肩关节活动的部位进行了认真查体,确定了几个异常点,便在患者手和小腿上各扎了一针。患者带着怀疑的眼光看着我们。随后我开始引导患者进行肩部活动,对中下斜方肌、前锯肌进行了激活强化,调整了骨盆和足弓,呼吸模式。半个小时后患者的手臂活动度有了明显的改善。病人高兴地问这问那,翻译从传统经络的角度给他来了一通解释,也不知他是否听明白了。此后经过三次治疗,患者恢复良好,放弃了寻求手术治疗的想法。
, http://www.100md.com
我很庆幸自己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了这篇文章,由此开拓了治疗思路。也庆幸当时有骨科医生在,对解剖和功能查体的熟悉,为自己制定治疗思路理清了方向。此后这个公号的每一篇文章吸引着我去认真研读,每天都期盼有新的内容,一直渴望从更深层面去了解结构针灸。2017年4月,关玲主任的《结构针灸刺法经验》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解决了我对结构针灸的学习需求。
回国后我立即上网买了《结构针灸刺法经验》这本书,读后获益匪浅。书中的插图和网上的增值视频让学习更直观,促使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并感觉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有各路专家的激烈讨论和观点分享,让读者有如步入一个神圣的殿堂,自己多年以来的诸多疑问都得以解开。先贤妙法的原理内涵变得浅显易懂,各种针法变得更加具体可操作。
一位朋友咨询我,说他父亲因为痛风疼痛导致不能行走已有半年多,做过针灸、理疗,也接受过药物治疗,收效甚微,想寻求更佳的治疗策略。受书中有关治疗痛风经验的启发,我采取了局部针灸和下肢力线的调衡,同时嘱咐患者开始减量使用止疼药物。经过三次治疗,患者可以行走,停用止疼药物。此后我又在这本书的启发下治疗了两例久治不愈的颈椎病,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就这样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反复精读《结构针灸刺法经验》,我对结构针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解剖是基础,手法是关键,工具是手的延伸,运动康复是疗效的保障”的结构治疗原则有了新的认识,也提升了自己学好针灸的信心。结构针灸遵循现代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筋膜学说,提供了从结构本身入手操作针灸的可能。它使针灸变得易于理解,方便掌握,更容易重复,是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如今,这本书成了我的随身工具书,每当遇到疑难杂症便从中寻找答案,每次都会有意外收获。(吴作林), 百拇医药
那是两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在非洲从事医疗援助工作,接到大使馆为坦桑尼亚高层一位领导诊治的邀请。经初步了解,该患者是肩袖损伤,经过坦国内外多方诊治,效果不佳,准备到欧美国家手术治疗,而对针灸治疗,对方持有怀疑的态度,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我们。
接到任务后,我心里有些忐忑。自己多年前曾给一位肩周炎的患者治疗,寻遍治疗肩周炎的各种“特效穴”,效果都不能持久。为了能圆满完成这次任务,我怀着能有找寻最佳方案的念头在网上搜索着各种治疗策略,一篇《结构针灸之病例讨论的——肩功能障碍》的文章吸引了我,为我拓展了思路。
我与骨科医生一起,从影响肩关节活动的部位进行了认真查体,确定了几个异常点,便在患者手和小腿上各扎了一针。患者带着怀疑的眼光看着我们。随后我开始引导患者进行肩部活动,对中下斜方肌、前锯肌进行了激活强化,调整了骨盆和足弓,呼吸模式。半个小时后患者的手臂活动度有了明显的改善。病人高兴地问这问那,翻译从传统经络的角度给他来了一通解释,也不知他是否听明白了。此后经过三次治疗,患者恢复良好,放弃了寻求手术治疗的想法。
, http://www.100md.com
我很庆幸自己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了这篇文章,由此开拓了治疗思路。也庆幸当时有骨科医生在,对解剖和功能查体的熟悉,为自己制定治疗思路理清了方向。此后这个公号的每一篇文章吸引着我去认真研读,每天都期盼有新的内容,一直渴望从更深层面去了解结构针灸。2017年4月,关玲主任的《结构针灸刺法经验》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解决了我对结构针灸的学习需求。
回国后我立即上网买了《结构针灸刺法经验》这本书,读后获益匪浅。书中的插图和网上的增值视频让学习更直观,促使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并感觉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有各路专家的激烈讨论和观点分享,让读者有如步入一个神圣的殿堂,自己多年以来的诸多疑问都得以解开。先贤妙法的原理内涵变得浅显易懂,各种针法变得更加具体可操作。
一位朋友咨询我,说他父亲因为痛风疼痛导致不能行走已有半年多,做过针灸、理疗,也接受过药物治疗,收效甚微,想寻求更佳的治疗策略。受书中有关治疗痛风经验的启发,我采取了局部针灸和下肢力线的调衡,同时嘱咐患者开始减量使用止疼药物。经过三次治疗,患者可以行走,停用止疼药物。此后我又在这本书的启发下治疗了两例久治不愈的颈椎病,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就这样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反复精读《结构针灸刺法经验》,我对结构针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解剖是基础,手法是关键,工具是手的延伸,运动康复是疗效的保障”的结构治疗原则有了新的认识,也提升了自己学好针灸的信心。结构针灸遵循现代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筋膜学说,提供了从结构本身入手操作针灸的可能。它使针灸变得易于理解,方便掌握,更容易重复,是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如今,这本书成了我的随身工具书,每当遇到疑难杂症便从中寻找答案,每次都会有意外收获。(吴作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