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03.08
编号:78785
国内首个可吸收支架获批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8日 生命时报 2019.03.08
     国内首个可吸收支架获批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盛 力

    大部分人对心脏支架并不陌生,但可吸收支架却是个新鲜事物。近日,我国研制的“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获批准产。这预示着一场冠脉介入治疗的新革命即将开始。

    现有应用于临床的支架种类主要为金属裸支架和药物涂层支架。金属支架是最早使用的类型,由钢、钛等金属材料制成,将其置于冠脉内能够撑起血管狭窄部位,恢复血流供应。但金属裸支架属异物,血液系统中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物质易在支架内形成血栓,故目前临床中已较少使用。药物洗脱支架是在金属裸支架表面涂抹药物,帮助抑制血栓及斑块的形成,大幅降低血管的再狭窄率。而生物可吸收支架是由天然材料和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构成,无金属成分,支架基体和涂层可在体内逐步被降解,使支架不会永久留在患者体内。与不可吸收支架相比,它不仅能在血管的植入部位提供有效支撑,保证血管通畅,还能改善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

    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合成材料多为胶原包埋或表面处理的无纺网,通过水解反应可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在植入和吸收过程中,不会让患者产生明显的排异反应和不适。现有研究显示,此类支架的吸收一般需要两年左右,这期间可复查造影及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血管通畅情况。有患者可能会问,支架被吸收了,没有东西支撑后,血管会不会再狭窄?实际上,由于支架附有药物,具有抗炎、抗平滑肌细胞增殖、稳定斑块的作用,因此能够防止冠脉血管狭窄的再发生。但要注意,在支架吸收期间,患者不能停用抗血小板药物,以防血栓形成。

    虽然生物可吸收支架已经获批,但因临床应用时间较短、随访数据不完善,现有治疗和预后证据不十分充足,在实际治疗时,还应根据对患者的综合评估,合理选择支架种类。▲, 百拇医药(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