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03.12
编号:78697
细胞有三大“清道夫”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2日 生命时报 2019.03.12
     任何生命体都要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死亡这个生命历程,人体细胞也是如此。细胞生物学研究显示,一个成年人体内约有40万亿~60万亿个细胞,这些细胞寿命长短不一:血液中的白细胞只能活几小时,肠黏膜细胞寿命为3天,肝细胞寿命为150天,指甲细胞的寿命为6~10个月,脑、骨髓、眼睛里的神经细胞寿命则有几十年,几乎与人体寿命相近。整个人体中,每分钟都会有约1亿个细胞死亡。那么,人体内这么多衰老、凋亡的细胞是如何被精准识别并清除的呢?

    科学家发现,细胞的新陈代谢与人体内一种神秘的物质“泛素”有关。近日,哈佛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授戈德堡团队的一项研究发现,针对机体进行药物、运动等调整,有望提高机体的自我清洁能力,帮助某些疾病的治疗。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死亡之吻”

    《生命时报》记者连线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教授邵根泽,他解释说,人体细胞内存在一种泛素,该物质在细胞核内和胞质中均存在,因其分布极为广泛而得名,它会给人体内衰老、有缺陷或者不需要的细胞做上标记;泛素在蛋白的内吞和外泌作用中有目标定位功能,蛋白质分子经过一系列泛素酶的催化修饰,被泛素标记并转运到26S蛋白酶体,最终被安全有效地降解清理掉,降解产生的氨基酸,会被细胞回收利用。
, http://www.100md.com
    26S蛋白酶体是负责蛋白质降解的主要分子机器,也是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分子集合体,分子量达250万。这一机制被称为“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这是多细胞生物机体内最重要的蛋白质降解途径,而泛素的这一标记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死亡之吻”。

    上述机制并非此次报告首次提出。实际上,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很多细胞生物学家就将目光锁定在这一特殊的蛋白质上。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与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因这一发现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清洁失序

    细胞的“自我清洁”对机体健康十分重要。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委会常务委员李治中表示,人体由各种各样的蛋白质组成,当蛋白质的功能使命完成后,需要被及时降解掉,否则蛋白质过早或者过晚降解都会造成机体的功能失常,引起一系列疾病。

, 百拇医药     研究发现,在心血管疾病里,很多是由于血管内的垃圾细胞未得到及时清除引起的,如动脉粥样硬化等。对癌症致病原因的研究,理论之一是认为癌症就是人体细胞的异常增生,相关抑制因素失效,凋亡失控,细胞过度增生甚至异型,最终引起肿瘤,宫颈癌就是其中一种。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也与这一系统有关。在肝脏疾病中,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与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都有关。

    研究者称,26S蛋白酶体是一种十分关键的蛋白质,就像城市离不开垃圾处理中心一样,26S蛋白酶体的正常运作让异常和衰老的细胞得以凋亡,实现了机体的自我清洁。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胚胎发育阶段,通过细胞凋亡清除多余或完成使命的分化细胞,保证胚胎发育正常;成体发育阶段,通过细胞凋亡维持正常组织的相对稳定,清除衰老和病变的组织细胞,也保证了生物体的正常发育和器官的形态建成。

    三个方法
, http://www.100md.com
    戈德堡教授针对泛素的研究进行了几十年,他表示,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对机体的自我清洁机制进行刺激,继而促进机体实现自我清洁,甚至自我治愈的目的。研究人员发现,以下三种方式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1.药物。研究发现,有些激素可以刺激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水平,进而激活细胞清洁机制,增强病变蛋白的清理过程。比如胰高血糖素,这是一种由胰岛α细胞分泌的激素,它与胰岛素一同分泌,但与胰岛素起着相对抗的作用,能够增加血糖。这种激素能够刺激蛋白酶体的活性,增强细胞处理异常蛋白的能力。除了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抗利尿激素也会产生类似效果。

    2.运动。运动不仅有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运动时需要大量呼吸空气,能够有效地锻炼心、肺等器官,改善心血管和肺的功能。长期坚持有氧运动能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提高机体抵抗力,抗衰老,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增加脂肪消耗,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运动还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人体反应灵活。适当运动,还能增强免疫力,有利于增强抗病能力。长期坚持运动,可使各脏腑器官的功能增强,让机体充满活力,从而可延缓衰老,健康长寿。
, 百拇医药
    3.节食。节制饮食给人们带来的益处和运动类似。节食期间,由于热量和营养摄入减少,人体细胞会消耗自己的废弃物以产生能量。人体在饥饿过程中,一些损坏的蛋白或细胞会被机体进行降解,为机体提供能量,并为细胞更新再生提供材料。这就是“细胞自噬”机制。2016年,诺贝尔医学奖就表彰给发现并阐释这一机理的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

    此外,当饥饿一段时间之后,人体血液中的酮体浓度会提高到原来的 10~20 倍。酮体也可能抑制癌症的发展,因为恶性肿瘤细胞不能有效地从酮体中获得能量。此外,研究表明,酮类可能有助于预防炎症性疾病,如关节炎。酮体还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预防2型糖尿病。

    “这些结果奠定了开发新疗法的基础,让人们可以驾驭细胞的天然能力,清除体内致病蛋白,实现治愈疾病的目的。”该报告第一作者维普兰克博士说。对这个途径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揭示对机体各种相关的生理功能和疾病的认识。▲, http://www.100md.com(董长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