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可能是肿瘤信号
贫血可能是肿瘤信号
主讲人:北京电力医院肿瘤科主任 刘京平
去医院检查后,不少女性都会发现自己竟然贫血,但也有人不把它当回事。其实,贫血有可能是肿瘤的信号。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代替。
贫血最早出现的症状有头晕、乏力、困倦,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贫血的速度、程度和机体的代偿能力。
面色苍白。贫血最常见、最突出的体征是面色苍白。贫血时,机体会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进行有效血容量的重新分配,皮肤、黏膜等相对次要的脏器供血减少,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
头晕耳鸣。因为贫血缺氧,神经组织会受到损害,导致头昏头痛、耳鸣、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小儿贫血会哭闹不安、躁动,甚至影响智力发育。
呼吸困难。轻度贫血无明显表现,仅活动后呼吸加快、加深,伴有心悸、心率加快。气急或呼吸困难,大多是由于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所致。重度贫血时,即使平静状态也可能有气短甚至端坐呼吸。故贫血愈重,活动量愈大,症状愈明显。
消化不良。消化系统贫血时,消化腺分泌减少,甚至腺体萎缩,进而导致消化功能降低、消化不良,出现腹部胀满、食欲减退、大便规律和形状的改变等。缺铁性贫血会有吞咽异物感或异嗜症。
但有些贫血是肿瘤相关性贫血,主要有以下几种。
肿瘤自身因素,包括肿瘤出血、手术失血、免疫性或非免疫性溶血、骨髓受肿瘤浸润等;机体营养吸收障碍、铁代谢异常、肾脏功能损伤以及肿瘤相关的各细胞因子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长期、多种肿瘤治疗,如化疗的骨髓抑制作用、肿瘤放射治疗等。化疗药物可促进红细胞凋亡,同时还能造成肾脏损害,损伤肾小管细胞导致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引起贫血。
对肿瘤贫血患者而言,最主要感受就是一种慢性持续的疲劳感,一觉睡醒后都缓解不了。
在不同的肿瘤类型和分期,贫血发生率不同。淋巴瘤、肺癌、妇科和生殖泌尿系统肿瘤患者中贫血发生率达60%,多次接受化疗和放疗的患者高达70%~90%。
通常,临床检查无法辨别肿瘤相关炎症引起贫血的特异性原因。因此,排除其他可引起贫血的原因之后,需考虑是否由炎症引起的贫血。
约20%的女性、50%的孕妇有缺铁性贫血;约只有3%的男性会有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高危人群包括停经前女性、怀孕或哺乳期女性、婴儿、孩童及青春期快速成长的青少年,以及平时饮食中铁质、肉类及蛋类摄取不足的人。
预防缺铁性贫血,首先要注意饮食,均衡摄取红肉、肝脏、蛋黄、谷类等富含铁的食物;必要情况下,可以补充铁剂。维生素C有助于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摄取量也要充足。需要注意,牛奶和一些中和胃酸的药物会阻碍铁质吸收,尽量不要和含铁食物一起食用。
紧急情况下,重度贫血患者、老年或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贫血患者应输红细胞,缓解贫血,改善体内缺氧状态。但输血只能是临时性治疗手段,多次输血潜在风险很大。患者需寻找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百拇医药
主讲人:北京电力医院肿瘤科主任 刘京平
去医院检查后,不少女性都会发现自己竟然贫血,但也有人不把它当回事。其实,贫血有可能是肿瘤的信号。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代替。
贫血最早出现的症状有头晕、乏力、困倦,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贫血的速度、程度和机体的代偿能力。
面色苍白。贫血最常见、最突出的体征是面色苍白。贫血时,机体会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进行有效血容量的重新分配,皮肤、黏膜等相对次要的脏器供血减少,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
头晕耳鸣。因为贫血缺氧,神经组织会受到损害,导致头昏头痛、耳鸣、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小儿贫血会哭闹不安、躁动,甚至影响智力发育。
呼吸困难。轻度贫血无明显表现,仅活动后呼吸加快、加深,伴有心悸、心率加快。气急或呼吸困难,大多是由于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所致。重度贫血时,即使平静状态也可能有气短甚至端坐呼吸。故贫血愈重,活动量愈大,症状愈明显。
消化不良。消化系统贫血时,消化腺分泌减少,甚至腺体萎缩,进而导致消化功能降低、消化不良,出现腹部胀满、食欲减退、大便规律和形状的改变等。缺铁性贫血会有吞咽异物感或异嗜症。
但有些贫血是肿瘤相关性贫血,主要有以下几种。
肿瘤自身因素,包括肿瘤出血、手术失血、免疫性或非免疫性溶血、骨髓受肿瘤浸润等;机体营养吸收障碍、铁代谢异常、肾脏功能损伤以及肿瘤相关的各细胞因子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长期、多种肿瘤治疗,如化疗的骨髓抑制作用、肿瘤放射治疗等。化疗药物可促进红细胞凋亡,同时还能造成肾脏损害,损伤肾小管细胞导致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引起贫血。
对肿瘤贫血患者而言,最主要感受就是一种慢性持续的疲劳感,一觉睡醒后都缓解不了。
在不同的肿瘤类型和分期,贫血发生率不同。淋巴瘤、肺癌、妇科和生殖泌尿系统肿瘤患者中贫血发生率达60%,多次接受化疗和放疗的患者高达70%~90%。
通常,临床检查无法辨别肿瘤相关炎症引起贫血的特异性原因。因此,排除其他可引起贫血的原因之后,需考虑是否由炎症引起的贫血。
约20%的女性、50%的孕妇有缺铁性贫血;约只有3%的男性会有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高危人群包括停经前女性、怀孕或哺乳期女性、婴儿、孩童及青春期快速成长的青少年,以及平时饮食中铁质、肉类及蛋类摄取不足的人。
预防缺铁性贫血,首先要注意饮食,均衡摄取红肉、肝脏、蛋黄、谷类等富含铁的食物;必要情况下,可以补充铁剂。维生素C有助于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摄取量也要充足。需要注意,牛奶和一些中和胃酸的药物会阻碍铁质吸收,尽量不要和含铁食物一起食用。
紧急情况下,重度贫血患者、老年或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贫血患者应输红细胞,缓解贫血,改善体内缺氧状态。但输血只能是临时性治疗手段,多次输血潜在风险很大。患者需寻找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