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黑散方证辨析
侯氏黑散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方药用法如下:“菊花四十分,白术十分,细辛三分,茯苓三分,牡蛎三分,桔梗八分,防风十分,人参三分,矾石三分,黄芩五分,当归三分,干姜三分,川芎三分,桂枝三分,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喻嘉言称侯氏黑散为“中风门第一方”。需要明确的是,古代医家对风病是从广义的角度去认识,即因外感风邪而发病的称为风病,凡属病起急骤,见症多端,与自然界中风性善行而数变特征相似的,均认为属于风病。《中风历节病篇》中所述中风主要是以体虚外风入中立论,与后世金元时期单纯以内风立论有所不同。侯氏黑散虽以体虚外风入中立论,但是仲景亦兼顾到内风因素在其中的影响。
原文析要
脉证显示正虚邪痹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第1条曰:“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关于本条的理解,笔者非常赞同河北中医学院吕志杰的见解。他从文理语释、临床实践以及西医学三个方面论证了“但臂不遂”是属于中风的表现,即但臂不遂与半身不遂均为经脉被瘀阻所致,而非风寒湿三气杂至所致的痹证。不同的是,半身不遂为中风病典型重证,而但臂不遂则为中风病不典型的轻证。
从脉来看,脉微而数既是言脉象,又是以脉概理。吴谦说:“微者,正气虚也;数者,邪气胜也。”脉微是气血不足,正气亏虚所致,脉数是邪气痹阻之象。张仲景以脉象概括了中风病的病机,即正虚邪痹。
邪在络、在经、入腑、入脏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第2条曰:“邪在于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