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冠心病
编号:13399164
邱保国的冠心病诊治学术思想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9日 医药卫生报
    邱保国曾担任河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所长和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临床研究室副主任、院长,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以及《中医研究》杂志主编。1989年,他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992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专家,2009年获得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授予的“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

    20世纪70年代,他先后撰写《冠心病》《衰老与老年病》(1980年荣获中华医学会颁发的全国优秀医学书奖)、《传统老年医学》《中国老年学》《心脑血管病临床治疗要览》《简明中药临床实用手册》等。同时,他承担带教徒弟工作和新药研究工作。他参加清热解毒口服液研究(国药准字号),主持开发了寿康、参杞杜仲丸、金砂消食口服液3种国家准字号新药,参加阳虚证与甲状腺关系的研究等,其中,有6项研究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邱保国毕业后,跟随秦柳江、冯化训等名老中医把脉、抄方,认真学习中医理论知识、诊疗经验。他擅长用中医思维和方法对老年心脑血管病及虚损杂病辨证治疗,善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心脏神经官能症、脑梗死、头痛、眩晕,以及各种虚证和郁证的中医治疗。
, http://www.100md.com
    冠心病诊治的学术思想

    一是溯本求源,强调瘀血为本。邱保国认为,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卒心痛”等范畴。瘀血为冠心病之病理基础,血脉瘀阻、不通则痛为其基本病机。古代医家对此有颇多论述,《黄帝内经》提出了“恶血”“留血”等名称。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首先提出了“瘀血”病名。东晋时期的医家葛洪撰写的《肘后备急方》中亦有“活血化瘀治疗卒心痛”的文字记载。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写有“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液在血管中运行势必迟缓乃至瘀阻”的文字,并明确指出“突发胸痛,前方皆不应,用血府逐瘀一剂痛立止”。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学说,并创立活血通络的治疗方法,为后世医家治疗心瘀血急诸病证开拓了思路。

    二是重在化瘀,意在祛瘀通脉。冠心病以瘀为本,临床常见由瘀致虚,表现为虚实夹杂。邱保国认为,治病应求其本,冠心病应以祛瘀通络、活血化瘀为治疗“金指标”,是该病的治疗方法。同时,应通补兼施,施通法而不损其正,行补法而不使其壅塞。根据瘀血轻重不同、正气盛衰有别以及药性差异,临证治疗分为以下几类:养血活血药、活血化瘀药、祛瘀散血药、活血破瘀药等。
, 百拇医药
    另外,邱保国认为,活血药多辛香走窜,易耗阴伤血,在遣方用药时,时常辅助用地黄、当归、麦冬、白芍,以起到滋阴、养血、润燥的疗效。

    三是芳香温通,宽胸祛瘀。气滞瘀浊血瘀是“真心痛”发病的主要原因,时常表现为胸闷痛、憋气,心胸疼痛剧烈。比如痛有定处,情志不畅,面色晦滞,眼周及唇暗,舌质紫暗或者有瘀点,脉弦。邱保国时常运用自拟芳香温通祛瘀方治疗疾病;若胸痛缓解,出现痰热内阻血瘀者,时常运用小陷胸汤加味以清热化痰、宽胸散结;若胸心痛,恶心,苔白腻者,治疗时宜宣痹通阳,温化痰饮,可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

    心脑缺血性疾病“血瘀同源论”

    邱保国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内科杂病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提出心脑缺血性疾病的“血瘀同源论”,其治疗经验有如下特点。

    一是心脑缺血性疾病的概念与发展。心脑缺血性疾病主要有冠心病(胸痹、“真心痛”)和中风(脑血栓形成),其发病原因均有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年迈体虚等。但血瘀是其共有的病理基础,血瘀指血液运行不畅,瘀阻于脉道之内,但尚未离经,比如“血凝”“血脉凝泣”“瘀血”“留血”等。
, http://www.100md.com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轻者仅感觉胸闷如窒,重者则有胸痛。“真心痛”与现代心绞痛相吻合。胸痹的临床最早见于《素问·缪刺论》,称“卒心痛”“厥心痛”,《灵枢·厥病》把心痛严重并可造成迅速死亡者,称为“真心痛”。经过研读古籍记载内容,结合临床实践与体会,邱保国认为,其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肾诸脏;认为心病不能推动血脉运行,肺气运行不畅,则血行瘀滞。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有气虚、阳气虚衰、气阴两虚;标实有血瘀、寒凝、痰浊、气滞,且可相兼为病,比如气滞血瘀、寒凝气滞、痰瘀交阻等。

    二是心脑缺血性疾病中血瘀证是共同基础。近些年,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中西医结合内科心脑血管科专家陈可冀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是在心脑缺血性疾病研究方面对血瘀证进行了大量研究;1993年,著名心脑血管病专家赵步长在继承、发掘和发扬中医学精髓的基础上,创立并提出“脑心同治论”学说。这个时期,国内许多学者和药厂研发人员研制了多种活血化瘀药物,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治疗。这说明心脑缺血性疾病的病因、病理、病机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值得对疾病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更有利于进一步认识病机,并用于指导临床用药,以提高疗效。

    比如,1.有共同的病因:内伤积损、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寒邪内侵;2.有共同的病理机制;3.有共同的病理基础;4.有共同的治疗基础和药物。

    综上所述,邱保国提出“心脑血管疾病血瘀论”,可以加强对病因、病理、病机共性的认识,可以指导治疗心脑缺血性疾病,且有利于预防心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