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妈妈”也能生出健康宝宝
专家观点
每年的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肝炎是仅次于结核病的第二大致命传染病。在2019年世界肝炎日到来之际,世界卫生组织敦促所有国家和合作伙伴围绕“为消除肝炎投资”这一主题开展宣传。
我国目前育龄妇女中约6%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虽然近年已经对这些孕妇所生婴儿实行出生后实施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联合免疫,但每年仍有5至10万新生儿遭受乙肝病毒感染,这一问题必须引起准父母们的充分关注。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肝炎病毒造成的肝脏炎症。共有甲、乙、丙、丁和戊型五种肝炎病毒,它们有不同的传播渠道。经消化道传染的是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经血液传染的是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其中乙肝病毒感染后有较高的慢性化倾向,有相当数量的感染者将转变为慢性感染状态,形成慢性肝炎、肝硬化乃至肝癌。虽然乙肝疫苗至少使8000万人避免了乙肝病毒感染。但是,乙肝疫苗无法解决“母婴传递”问题。
, http://www.100md.com
在普遍推行乙肝疫苗接种的情况下,仍有0.32%的5岁以下的儿童被乙肝病毒感染。可能的解释是:未种或未能全程接种(因乙肝疫苗共需接种3针方能有效);受种者未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在疫苗产生免疫力之前已经遭受病毒感染。
研究发现,对“疫苗产生免疫力之前已经遭受病毒感染”现象的,几乎皆是发生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中。
胎儿在妈妈子宫里、母子血脉相通,如果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说明其血液中含有乙肝病毒,当然会使胎儿发生病毒感染,等到出生后再注射疫苗预防,“马后炮”自然无效。
不过“血脉相通”只是文学家的描述,母体与胎儿其实各有一套血液循环系统。在两套血液循环系统的中间隔着一个胎盘,母亲的血液并不能直接进入胎儿体内,但是母亲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却可以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为胎儿提供生长发育的材料。不但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透不过去,细菌、病毒也透不过去。不过这安全门有时也不十分完善,比如当母体血液中病毒含量过高,这“门”也就不十分可靠了。而且在分娩的过程中母婴之间又难免有血液的接触等等。而注射疫苗产生免疫力需在半年之后……学术界将这种自母而婴的病毒传播称为乙肝病毒的“母婴传递”。
, 百拇医药
乙肝疫苗无法解决“母婴传递”问题,婴儿出生前后得到的乙肝病毒将“扎根”其体内,其中90%将发展为慢性感染状态。而且若是女婴,等她们长大成人,做了母亲,却又会将这病毒再“传递”下去。
“母婴传递”的阻断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虽然本世纪初有了针对乙肝病毒的药物治疗,但是,治肝炎用的干扰素会抑制胚胎的发育,造成流产,不能给孕妇用。
劝告有乙肝病毒感染的妇女,想做妈妈之前,先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等到体内的病毒量减少了,停了药再受孕。理论上病毒少了、药也停了应该是安全了。
还有一些准妈妈们虽然体内存在着乙肝病毒,但大多身体健康、肝功能正常,处在一个身体免疫力与病毒势均力敌的“免疫耐受期”,药物治疗的效果会打折扣,并不能保证在治疗一年内使病毒量下降到满意的程度。
新药替比呋啶被证实对妊娠及胎儿无害,接着又有替诺福韦问世,则似乎更胜一筹,此类药物建议孕妇自妊娠后的第24至32周时开始服用,以避开胚胎最易发生畸形的头3个月。而且,这段时间治疗至分娩时,大多数已能使病毒降至不会发生“母婴传递”的安全水平。
, 百拇医药
根据阻断“母婴传递”的指南规定:对乙肝表面抗阳原阳性的孕妇应作乙肝DNA检查,若其含量低于2×106IU/ml,即病毒量尚不属“过高”,若母体无肝炎活动等情况则可不作抗病毒治疗,但其婴儿出生后应立即采用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大于100IU)进行联合免疫,可保无虑;但如乙肝DNA等于或大于2×106IU/ml,则应在妊娠中后期以替诺福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直至胎儿娩出后再视母体有无肝炎活动等情况决定是否停药。其婴儿出生后亦同样应立即采用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作联合免疫,若能切实做到,“母婴传递”的阻断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最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启动了“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有个有趣的名字叫做“小贝壳项目”。实施小贝壳项目的关键在于普及阻断“母婴传递”的科学知识和需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孕妇能较为方便地获得相关的药物。
(作者系健康教育学家,曾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 百拇医药(杨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