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468515
曹炳章诊治暑病特色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118期
     曹炳章(1878—1956),字赤电,浙江鄞县人(现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近代著名中医药学家。近来笔者阅读曹氏《暑病证治要略》,发现曹氏历览先贤之书,结合多年临证实践,对暑病的认识颇为深刻,不论病因病机,还是诊断治疗,均有自己的见解。兹将其主要诊治经验介绍如下。

    暑病诊察重舌脉

    曹炳章将暑病分为四类:伤暑、中暑、暑湿、伏暑,诊察尤重舌脉。盖此二者于暑病中变化较著,易于辨识。

    伤暑之脉舌?

    《素问·刺志论》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仲景太阳中暍之脉为微弱或弦细芤迟。曹氏解释道:“热伤气而不伤形,则气消而脉虚弱。所谓弦细芤迟者,皆虚脉也。”指出了伤暑之脉总的特征。同时,其又对暑脉与寒病脉作了辨别。如文中云:“暑热有三四部无脉,被火所逼勒而藏伏耳,非绝无也,于病无妨,不同寒证……然虽无脉,必有一二部洪数为辨,方为伏脉,若两手无脉,肤冷汗泄,或吐泻不止,又为阳气涣散之候,不可概视。此辨暑脉与寒病脉不同之异谛。”论述颇为精当。

    伤暑之舌象,随邪在卫气营血之不同而相异。邪在卫分者,如伤暑不兼湿,则舌质白燥无苔,或有薄苔;如有浊痰,则必有白腻苔。邪在气分者,舌苔白厚而干燥,或白内兼黄,或白苔边红。邪入营分者,舌苔由白而绛,舌质必绛而燥。邪入血分者,舌质深绛。若舌质红,苔白根带黄,为热虽入营,暑湿之邪尚于气分流连;若舌红绛中仍带黄白等色,乃邪在营卫之间也。

    中暑之脉舌?

    中暑之脉多为虚,或洪大而散,或弦细芤迟,此皆暑热伤气而致气消使然也。若正气随汗大泄,邪未入里,正气夺则虚而发热者,为虚火,脉当迟细;若因汗大泄,邪反入里,邪气盛则实而发热者,为实火,脉当洪大。另有东垣之血虚发热,虽证类白虎,惟脉不长实,此非中暑也。

    中暑之舌象,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急性中暑者,舌苔或黄或白;若暑毒深重,则舌色紫绛,或黄黑。慢性中暑者,必夹痰或夹湿,其舌苔白滑或黄滑,或灰黄,甚则燥腻。此乃曹氏总结中暑辨舌之大要也。

    暑湿之脉舌?

    暑湿为暑与湿相合之证,曹氏认为其“脉无定体,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各随证现,不拘一例”,不似单纯暑邪为患之脉。其说道:“阳明热盛见阳脉,太阴湿盛见阴脉,故难拘定后人眼目也。”指出暑湿之脉随证之不同而表现各异,因此难以确立准绳,只在后文治例中随证列出。

    暑湿之舌象如何?曹氏认为,一者视暑与湿之多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1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