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献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骨质疏松症应归属于中医骨痿范畴,中医古籍中“虚劳”“骨痹”“腰痛”“骨折”病名下也有很多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内容值得参考——
骨质疏松症应归属于中医骨痿范畴,中医古籍中“虚劳”“骨痹”“腰痛”“骨折”病名下也有很多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内容值得参考——《内经》奠定了“肾主骨”的基础理论,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肾气热、肾阴虚、肝气衰、脾气虚和外邪侵袭相关。
宋以后,医家强调了肾、肝、脾虚损和外邪导致骨病,还认为骨病的成因是个渐进缓慢的过程,属于当今慢性病范畴。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西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以腰背、四肢疼痛为主,从轻度的间断疼痛发展为持续性骨痛,久坐、久站等长时间固定姿势时加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属于西医学病名,在古医籍中未见有明确的记载。根据骨质疏松症身长缩短、驼背、不能负重等临床表现,历代中医学著作中的“虚劳”“骨痹”“骨痿”“腰痛”“骨缩”“骨枯”“骨折”等病,有些症状与其甚为相似。经过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病名文献内容的考查和古今相关病名阐述,探讨骨质疏松症中医病名,可为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诊疗研究进一步提供参考。
对骨质疏松症相关中医病名认识
不同的医家对骨质疏松症相关中医病名认识并不相同。由于病名是一个诊断学概念,应反映出该疾病的病因、病程、病性等本质特性,而中医古籍中“骨痹”“骨痿”“腰痛”“骨枯”“虚劳”等只是骨质疏松症在各种阶段的不同表现,并不能反映骨质疏松症的本质特性,故不能用其中某个阶段的病证概括骨质疏松症。
病名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的,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的什么病,并非能从现有中医病名中找到准确的对照答案。因此,不妨先从古代中医文献骨质疏松症相关内容的研究入手,从源头上探讨与骨质疏松症相对应的中医病名。
根据骨质疏松症的西医定义,并从其发病部位和临床症状判断,我们认为骨质疏松症与中医古籍中所载的“骨痹”“骨痿”“衰老”“髓枯”“腰痛”“腰腿痛”“腰背痛”“骨缩”“骨枯”“骨折”“虚劳”等多种病名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老人和妇人的骨折、身高变矮、腰腿痛、骨痛、龟背等属本病范畴,而由外伤导致的骨折、骨变形和腰腿痛,凡明言受风、感冒、受湿者导致的周身痛、腰痛及小儿先天发育异常之龟背等则不属于本文讨论范畴。
因为骨质疏松症属骨骼系统疾病,与其定性定位相近者当属骨病范畴,所以我们在归纳分析骨质疏松症所属中医病名时,主要以“骨痹”“骨痿”“骨缩”“骨枯”等为主。其中,《内经》中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病名主要为“骨痹”“骨痿”“骨缩”“骨枯”。
骨痹:《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曰:“太阳有余病骨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6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