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08.09
编号:79973
南京鼓楼医院走过百年风雨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9日 生命时报 2019.08.09
     南京鼓楼医院历史纪念馆保存着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拍摄于十九世纪末期,在六朝古都南京的一条土路上,一位西装革履的外国人正弯着腰救治一位衣衫褴褛的路边乞丐,照片虽已泛黄、破旧,但是那种让人动容的医者之心,却能穿越百年,直击心灵。

    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加拿大人威廉·爱德华·麦克林刚刚26岁,受美国基督教会派遣来华。来华后,他取中文名马林,先在上海熟悉中国的国情民俗,学习汉语,后来到南京。

    当时的南京,正处于清末,留着辫子、穿着旧衣的民众从来没见过听诊器,更不知道西医为何物。因此,初来乍到的马林并不被人们信任。然而,他并不气馁,奋力自学汉语,往来于学堂、酒楼、茶馆,免费为贫民乞丐诊病,在居住地附近开荒种地,并在鼓楼附近及城南花市大街(约在今长乐路附近)开设诊所和药房,免费为贫困患者诊病,日渐得到南京民众的认可。

    1887年,马林获美国基督会资助,还获得了中国富商景维行和庄效贤等人的慷慨捐地和捐资,于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建成一座四层楼房、设病床50张的医院,1893年3月开始收治病人,名为“基督医院”,马林出任院长。为了与花市大街的基督堂小医院加以区别,有时也冠以“鼓楼”二字,也就是今天鼓楼医院的前身,民间有时也亲切称之为“马林医院”。诊病之余,马林广收门徒,设帐讲学,培养医助,1896~1909年,共培养13名医生。马林创建的这所基督医院成为南京第一所西医医院,改写了南京两千多年的医学传统。
, http://www.100md.com
    马林主张医院要为各阶层人士服务,不分富贵与贫贱,以“博爱、仁慈、服务大众”为办院理念,每年免费收治贫困患者200~300人,占医院全部患者的1/3。他甚至为了给一些贫民乞丐解决生计而在医院周边开荒兴办农场。

    此外,马林还经常骑马到老百姓家中出诊,“马林下马救治乞丐”的照片就生动还原了当时的情形。与最初南京人民对他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时只要马林出现,有人大喊“马林来了”,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聚拢来,和他交谈,请他诊病。这种情形,大概是马林从未想过的。

    1911年春夏之交,江南一带暴雨成灾,饥荒、瘟疫夺走了无数平民的生命,无家可归者不计其数。医院在积极救治灾民的同时,马林院长联合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美籍教授裴义理等人发起“中国义农会”,并共同起草了一份以工代赈、解除灾民贫困的“兴农计划”,就是“义农会通过购买和政府赠予的方式获取土地,安置部分灾民家庭,以期他们能够垦殖自食其力,并逐步将土地廉价转让给他们。”这一计划得到了孙中山的支持,并很快发展成一个试验农场和学校。1912年初,马林专程到上海向孙中山先生汇报,孙中山对其高度赞誉,并第一个在计划书后面签名盖章。随后,黄兴、黎元洪、袁世凯、蔡元培等30位民国要员也相继在计划书上签名支持。这个民国要员的签名计划书,马林和裴义理各执一份。
, http://www.100md.com
    马林留给鼓楼医院的不仅是一座四层楼房的医院,更重要的是他留下来的精神:平等对待王子与乞丐,博爱、仁慈的办院理念。这一理念指引着鼓楼医院在南京近代的浩劫中挽救了大量生命。

    辛亥革命期间,南京城惨遭战火洗劫。1911~1913年,马林在美国领事馆支持下,以国际红十字会名义积极组织开展救护工作,为受伤的百姓和伤兵服务,并奋力斡旋调解,阻止清军张勋部下的野蛮掠夺和烧杀。1914年,民国政府为表彰马林所作的贡献,授予他“六等嘉禾章”。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展开全面侵华战争,并于1937年8月15日开始对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展开疯狂轰炸。鼓楼医院从那时起就开始收治因日军轰炸而造成的伤员。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发表后,中央党政机构及人员和老百姓纷纷撤离南京。但鼓楼医院仍有部分医护人员英勇地留下来继续履行他们的职责,包括两位美国医生,一位中国医生,两位外国护士及几位中国护理人员,共约20来人。
, http://www.100md.com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大屠杀,30万无辜的南京市民被日军残杀,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所幸的是,南京鼓楼医院因为具有教会医院的背景和紧靠金陵大学的特殊地理位置,被划入国际安全区内。鼓楼医院成为南京大屠杀期间唯一对平民开放的医院,也是当时南京唯一的医疗救助机构。

    当时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在1937年12月8日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一周工作回顾》中写道:大学医院(鼓楼医院)位于区内,负责承担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工作。1937年12月9日的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供中国报界专稿”中记载:伤员可以送到鼓楼医院,叫救护车请拨打电话31624。拉贝在12月9日的日记中写道:路灯熄灭了,在夜幕中,可以看见伤员在街道上蹒跚,只有鼓楼医院的医生还在坚持着。

    马林一家于1927年离开南京,赴美定居,但他仍惦念着一手创立的鼓楼医院。1939年,马林夫妇结婚50周年,马林将收到的全部礼物赠送给鼓楼医院,作为贫困患者的医药救济基金。1947年8月8日,他与世长辞,享年87岁。马林的故事被中国人记得,他的仁爱精神也在鼓楼医院的发展中得以传承。▲, http://www.100md.com(本报特约记者 柳辉艳 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