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二宝甭逼着“大让小”
■胡运玲
还没到饭点,兄妹俩喊饿。我找到半袋饼干,只剩七片,一人三片半。我小心地将一片饼干一掰为二,争取掰得一样大,不然又落个偏心的埋怨。
“妈妈你不公平!为什么哥哥那半片比我这半片大呢?”
看看,果然如此。“不然你跟哥哥换一下。”我想从哥哥手中抽出那半片饼干,没想到他却不干:“妈妈你偏心!我就要原来的。”
我有点情绪了:“不就半片饼干吗!你是哥哥,让着妹妹。谁多吃一口少吃一口又怎样?”
“你总是叫我让着妹妹,你就只疼她。这一点都不公平!”
听他说得那么可怜,想想我确实常叫他以大让小,心里委屈也可以理解。
为了暖他的心,我赶紧找出两块糖果:“来,一人再吃个糖果好吗?这次哥哥先挑选。”儿子才转忧为喜。
这事虽翻篇了,但是几天来我一直在思考“大让小”这件事,如何才能换一种方式,解决两人的争端呢?想来想去,干脆来个逆向思维,既然“大让小”行不通,那就来个“小从大”,树立起哥哥的权威,让妹妹服从哥哥。我决定试一试。
正巧,收到的幼儿杂志里有贴画,只一张。两人都想要。我没有像以前那样帮他们分。而是说:“来,让哥哥分。我们相信哥哥分得最公平了。”
儿子接过贴纸,大概数了数,征求意见:“妹妹,你看:左边九个,不过有一个最大的;右边十个,没有最大的那张,但多一个。你要哪边的?”
妹妹犹豫片刻说:“我要左边的。”
“好的!等我给你剪下来。”哥哥小心翼翼地、完好地将贴画剪成两半。两人皆大欢喜,谁也没有怨言,谁也没有说不公平。
二孩家庭的家长,与其坚持原本就不公平的“大让小”,不如公平地换成“小从大”,帮老大建立起他在老二心中的大哥哥或者大姐姐形象。而且孩子之间有商有量,他们有共同语言。这样,孩子欢喜,家长也不落埋怨。, 百拇医药
还没到饭点,兄妹俩喊饿。我找到半袋饼干,只剩七片,一人三片半。我小心地将一片饼干一掰为二,争取掰得一样大,不然又落个偏心的埋怨。
“妈妈你不公平!为什么哥哥那半片比我这半片大呢?”
看看,果然如此。“不然你跟哥哥换一下。”我想从哥哥手中抽出那半片饼干,没想到他却不干:“妈妈你偏心!我就要原来的。”
我有点情绪了:“不就半片饼干吗!你是哥哥,让着妹妹。谁多吃一口少吃一口又怎样?”
“你总是叫我让着妹妹,你就只疼她。这一点都不公平!”
听他说得那么可怜,想想我确实常叫他以大让小,心里委屈也可以理解。
为了暖他的心,我赶紧找出两块糖果:“来,一人再吃个糖果好吗?这次哥哥先挑选。”儿子才转忧为喜。
这事虽翻篇了,但是几天来我一直在思考“大让小”这件事,如何才能换一种方式,解决两人的争端呢?想来想去,干脆来个逆向思维,既然“大让小”行不通,那就来个“小从大”,树立起哥哥的权威,让妹妹服从哥哥。我决定试一试。
正巧,收到的幼儿杂志里有贴画,只一张。两人都想要。我没有像以前那样帮他们分。而是说:“来,让哥哥分。我们相信哥哥分得最公平了。”
儿子接过贴纸,大概数了数,征求意见:“妹妹,你看:左边九个,不过有一个最大的;右边十个,没有最大的那张,但多一个。你要哪边的?”
妹妹犹豫片刻说:“我要左边的。”
“好的!等我给你剪下来。”哥哥小心翼翼地、完好地将贴画剪成两半。两人皆大欢喜,谁也没有怨言,谁也没有说不公平。
二孩家庭的家长,与其坚持原本就不公平的“大让小”,不如公平地换成“小从大”,帮老大建立起他在老二心中的大哥哥或者大姐姐形象。而且孩子之间有商有量,他们有共同语言。这样,孩子欢喜,家长也不落埋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