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 ——中医药院校书记、校长谈学习贯彻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
中医药行业积极学习贯彻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
教育,不仅是匡正个体的标尺,更是奠基事业的坚石。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大力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院校和师承教育”……这些与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息息相关的字句,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殷切期待,更是万千中医人肩头的责任使命。
如今,乘着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东风,随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教育事业翻开了改革与机遇并存的新篇章。
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本报邀请10位中医药院校的书记、校长,针对贯彻落实大会精神、改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交流感想。
育人:遵循规律坚守中医思维
, 百拇医药
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强化中医思维培养”被写入“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部分,引发了中医药院校书记、校长们的共鸣。
“中医历来重视并坚持传承、创新、发展。中医传承是基础,如果不能传承下去,也就谈不上创新和发展。具体到中医药专业建设上,要做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需传承中医的思维方式和大医精诚的精神。”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认为,《意见》强调中医药人才应掌握中医思维规律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这为大学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指明了方向。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看来,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在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她认为,要把大会精神贯彻到立德树人的实际工作中去,在已有的实践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强化中医思维的锻炼,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等措施,加快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如九年制“岐黄国医班”、八年制“卓越中医师”计划、八年制“时珍国药班”等,为培养优秀中医药厚植土壤。
, 百拇医药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院校教育目前已经成为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主体。”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表示,学校一直在探索如何将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更好地结合。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要传承好中医的精华,我们需以现有院校教育、教育教学改革为主要抓手,推动专业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中医药主要是用来解决临床问题的,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后继有人。”结合目前院校教育中凸显的名师不足、中医医生临床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农呼吁,应遴选优秀教师,对全国中医药院校的中医师资,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分类培训,进一步提升中医教育的专业水平。
兴学:与时俱进推动中医药创新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在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方面,《意见》提出,支持企业、医疗机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协同创新,以产业链、服务链布局创新链,完善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 在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方面,《意见》提出,支持企业、医疗机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协同创新,以产业链、服务链布局创新链,完善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
, http://www.100md.com
正如张伯礼所说,中医药事业在传承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科技的进展,不断汲取最新的东西为我所用,才能让中医药学真正做到历久弥新。
如何走出一条契合自身特色落实《意见》精神之路?
“我们将根植于以苗医药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医药土壤,融合以苗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医理论和实践体系,促进中医药与苗医药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医药相互渗透、共同发展,构建独具贵州特色的中医药(民族医药)人才培养体系。”贵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刘兴德介绍,学校将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路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一流专业、一流平台、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融合的中医药(民族医药)人才培养新途径。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科学研究新平台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重点任务。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建华介绍,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澳门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共同构建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已启动,将依托粤港澳各方资源优势,开展教育部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的建设,针对重大疑难病症临床疗效瓶颈问题进行一系列合作研究。
, 百拇医药
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孙忠人来说,“经典名方有效性评价及产业化发展工程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名单的消息让他精神振奋。“该中心依托于我校中药学学科的优势,对中医经典名方的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估,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密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好地贯彻落实《意见》精神。”
“传承和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要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进行传承创新,做到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山东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武继彪道出自己的理解,要主动对标对表大会部署各项任务,积极谋划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校:发挥优势实现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是中医药院校书记、校长们口中的“高频词汇”。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指的是相对于外延式发展而言,大学应更注重内在品质和潜力挖掘,回归育人初心,将精力和资源集中到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上。
, 百拇医药
对中医药院校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指明了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最佳路径。
“全校上下要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上下功夫,切实将大好发展机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提出,要充分发挥学术优势,在遵循中医药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吸收借鉴现代医学发展的优秀成果,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走符合中医药特色的学术发展道路,助力学校内涵式建设。
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孙秋华认为,要把学校各项事业融入中医药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学校追赶“双一流”的目标,明确做什么、怎么做,把全国中医药大会的精神贯彻到立德树人实际行动中、学科建设推进创新中、高校社会服务的使命中,找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实现学校高水平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我校将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平台,强化中医药资源、中医药教育、中医药文化等特色品牌培育,搭建高层次、多样化的学术、科研和医疗活动平台,不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刘兴德介绍,贵州中医药大学正依托区位优势,通过推动中医药“走出去”,塑造内涵丰富的文化品牌。(李芮), http://www.100md.com
教育,不仅是匡正个体的标尺,更是奠基事业的坚石。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大力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院校和师承教育”……这些与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息息相关的字句,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殷切期待,更是万千中医人肩头的责任使命。
如今,乘着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东风,随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教育事业翻开了改革与机遇并存的新篇章。
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本报邀请10位中医药院校的书记、校长,针对贯彻落实大会精神、改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交流感想。
育人:遵循规律坚守中医思维
, 百拇医药
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强化中医思维培养”被写入“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部分,引发了中医药院校书记、校长们的共鸣。
“中医历来重视并坚持传承、创新、发展。中医传承是基础,如果不能传承下去,也就谈不上创新和发展。具体到中医药专业建设上,要做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需传承中医的思维方式和大医精诚的精神。”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认为,《意见》强调中医药人才应掌握中医思维规律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这为大学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指明了方向。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看来,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在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她认为,要把大会精神贯彻到立德树人的实际工作中去,在已有的实践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强化中医思维的锻炼,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等措施,加快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如九年制“岐黄国医班”、八年制“卓越中医师”计划、八年制“时珍国药班”等,为培养优秀中医药厚植土壤。
, 百拇医药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院校教育目前已经成为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主体。”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表示,学校一直在探索如何将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更好地结合。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要传承好中医的精华,我们需以现有院校教育、教育教学改革为主要抓手,推动专业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中医药主要是用来解决临床问题的,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后继有人。”结合目前院校教育中凸显的名师不足、中医医生临床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农呼吁,应遴选优秀教师,对全国中医药院校的中医师资,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分类培训,进一步提升中医教育的专业水平。
兴学:与时俱进推动中医药创新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在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方面,《意见》提出,支持企业、医疗机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协同创新,以产业链、服务链布局创新链,完善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 在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方面,《意见》提出,支持企业、医疗机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协同创新,以产业链、服务链布局创新链,完善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
, http://www.100md.com
正如张伯礼所说,中医药事业在传承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科技的进展,不断汲取最新的东西为我所用,才能让中医药学真正做到历久弥新。
如何走出一条契合自身特色落实《意见》精神之路?
“我们将根植于以苗医药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医药土壤,融合以苗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医理论和实践体系,促进中医药与苗医药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医药相互渗透、共同发展,构建独具贵州特色的中医药(民族医药)人才培养体系。”贵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刘兴德介绍,学校将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路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一流专业、一流平台、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融合的中医药(民族医药)人才培养新途径。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科学研究新平台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重点任务。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建华介绍,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澳门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共同构建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已启动,将依托粤港澳各方资源优势,开展教育部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的建设,针对重大疑难病症临床疗效瓶颈问题进行一系列合作研究。
, 百拇医药
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孙忠人来说,“经典名方有效性评价及产业化发展工程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名单的消息让他精神振奋。“该中心依托于我校中药学学科的优势,对中医经典名方的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估,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密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好地贯彻落实《意见》精神。”
“传承和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要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进行传承创新,做到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山东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武继彪道出自己的理解,要主动对标对表大会部署各项任务,积极谋划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校:发挥优势实现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是中医药院校书记、校长们口中的“高频词汇”。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指的是相对于外延式发展而言,大学应更注重内在品质和潜力挖掘,回归育人初心,将精力和资源集中到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上。
, 百拇医药
对中医药院校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指明了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最佳路径。
“全校上下要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上下功夫,切实将大好发展机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提出,要充分发挥学术优势,在遵循中医药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吸收借鉴现代医学发展的优秀成果,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走符合中医药特色的学术发展道路,助力学校内涵式建设。
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孙秋华认为,要把学校各项事业融入中医药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学校追赶“双一流”的目标,明确做什么、怎么做,把全国中医药大会的精神贯彻到立德树人实际行动中、学科建设推进创新中、高校社会服务的使命中,找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实现学校高水平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我校将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平台,强化中医药资源、中医药教育、中医药文化等特色品牌培育,搭建高层次、多样化的学术、科研和医疗活动平台,不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刘兴德介绍,贵州中医药大学正依托区位优势,通过推动中医药“走出去”,塑造内涵丰富的文化品牌。(李芮),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