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贵:中医药科普“痴人”
他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他笔耕不辍科普中医药四十余年——
今年70多岁的刘绍贵,人生的大半时间都花在中医药科普事业上。《常用中药鉴别手册》《中成药购药用药指南》《山珍海味鉴别与服食宜忌》等科普读物都出自他的笔下。
一笔一画著文章
打开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刘绍贵办公室的抽屉,满满一抽屉被他写坏的笔展现在眼前。
这些已经“退休”的笔,见证了刘绍贵笔耕不辍的岁月。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刘绍贵不仅将汗水留在了中药房,还将汗水滴入了横竖交织的方格里。
刘绍贵的中医药科普之路,开始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 百拇医药
1978年,他应邀参加《中药基本问题》一书编写并兼审校,此书以通俗的问答形式展开,形式十分活泼,语言也通俗易懂。1年后,此书一经出版,就赢得了业界的广泛好评,这让刘绍贵感受到了科普的重要性。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科普写作。
据统计,刘绍贵仅写作科普文章就有400余篇, 80余万字。
因为刘绍贵不会用电脑,这些文章都是他一笔一画写出来,工程可谓“浩大”。
这些科普文章的手稿,放满了他的书柜。但刘绍贵却仍不满足,他说:“群众对中医药知识的需求很热切,我写的还远远不够。”
甘守寂寞淡名利
熟悉刘绍贵的人都知道,大多数时间,他都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静静地写作。
, 百拇医药
家人说,他是个“痴人”,有时候写到忘记了吃饭。
不为名,不为利,做科普为了什么?
刘绍贵说,科普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方法,以及融化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使之为公众所理解和运用。它是科学技术通向人类社会的桥梁,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与科学研究同等重要。
刘绍贵回忆,学生时期和参加工作初期,他便能诵记600多种中草药和500余种成方制剂的主要性能与应用。当时为了便于记忆,他还把那些中药名自拟了比较上口的歌诀。即使是现在,对临床常用的多种中药的性味、功用、配伍禁忌、用法用量,以及临床常用方药的组成、功能应用,包括临床引申应用等,他仍是倒背如流,尤其对有毒中药、贵重中药及某些需要特殊处理药物的规范应用积累下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认为这些经验如果只在他的脑海中就浪费了,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
, http://www.100md.com
写作是寂寞的,但科普确是大众的。想做好科普不仅要把功夫用在“笔头”上,还要走到群众中去。
刘绍贵多次参加湖南省“安全用药月”的药品安全科普论坛,呼吁社会共同倡导科学合理用药,重点关注老年人、孕妇与儿童等特殊群体使用中药的安全问题。即使已经年逾古稀,他也坚持参加湖南省各地市的科普养生巡讲,将生动的科普带到基层。
“科普工作实际上是很寂寞很需要坚持的,刘老一干就是四十多年,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令人敬佩。”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的副主任医师叶勇说。
带动中医药科普热
2019年,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树典型立标杆”评选活动表彰大会上,刘绍贵被评为医院“十大模范人物”之一。
模范,是因为他为许多年轻的后辈树立了榜样。受他的影响,医院很多年轻人也加入了中医药科普的队伍。
医院院长陈新宇说:“中医药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广博,底蕴深厚,在科普宣传中占有极大比重,且比任何一类科普更贴近生活,关乎人的健康。历史上曾经出现大量的中医药科普读物,在中医药学的传承进步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刘绍贵教授等老一辈中医药专家的影响下,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涌现出了一大批将传播科普知识和中医药文化为己任的医务工作者和科室团队。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社区、进学校,科普中医药知识,引导大家健康生活。(徐婧 胡翠娥), http://www.100md.com
今年70多岁的刘绍贵,人生的大半时间都花在中医药科普事业上。《常用中药鉴别手册》《中成药购药用药指南》《山珍海味鉴别与服食宜忌》等科普读物都出自他的笔下。
一笔一画著文章
打开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刘绍贵办公室的抽屉,满满一抽屉被他写坏的笔展现在眼前。
这些已经“退休”的笔,见证了刘绍贵笔耕不辍的岁月。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刘绍贵不仅将汗水留在了中药房,还将汗水滴入了横竖交织的方格里。
刘绍贵的中医药科普之路,开始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 百拇医药
1978年,他应邀参加《中药基本问题》一书编写并兼审校,此书以通俗的问答形式展开,形式十分活泼,语言也通俗易懂。1年后,此书一经出版,就赢得了业界的广泛好评,这让刘绍贵感受到了科普的重要性。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科普写作。
据统计,刘绍贵仅写作科普文章就有400余篇, 80余万字。
因为刘绍贵不会用电脑,这些文章都是他一笔一画写出来,工程可谓“浩大”。
这些科普文章的手稿,放满了他的书柜。但刘绍贵却仍不满足,他说:“群众对中医药知识的需求很热切,我写的还远远不够。”
甘守寂寞淡名利
熟悉刘绍贵的人都知道,大多数时间,他都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静静地写作。
, 百拇医药
家人说,他是个“痴人”,有时候写到忘记了吃饭。
不为名,不为利,做科普为了什么?
刘绍贵说,科普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方法,以及融化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使之为公众所理解和运用。它是科学技术通向人类社会的桥梁,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与科学研究同等重要。
刘绍贵回忆,学生时期和参加工作初期,他便能诵记600多种中草药和500余种成方制剂的主要性能与应用。当时为了便于记忆,他还把那些中药名自拟了比较上口的歌诀。即使是现在,对临床常用的多种中药的性味、功用、配伍禁忌、用法用量,以及临床常用方药的组成、功能应用,包括临床引申应用等,他仍是倒背如流,尤其对有毒中药、贵重中药及某些需要特殊处理药物的规范应用积累下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认为这些经验如果只在他的脑海中就浪费了,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
, http://www.100md.com
写作是寂寞的,但科普确是大众的。想做好科普不仅要把功夫用在“笔头”上,还要走到群众中去。
刘绍贵多次参加湖南省“安全用药月”的药品安全科普论坛,呼吁社会共同倡导科学合理用药,重点关注老年人、孕妇与儿童等特殊群体使用中药的安全问题。即使已经年逾古稀,他也坚持参加湖南省各地市的科普养生巡讲,将生动的科普带到基层。
“科普工作实际上是很寂寞很需要坚持的,刘老一干就是四十多年,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令人敬佩。”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的副主任医师叶勇说。
带动中医药科普热
2019年,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树典型立标杆”评选活动表彰大会上,刘绍贵被评为医院“十大模范人物”之一。
模范,是因为他为许多年轻的后辈树立了榜样。受他的影响,医院很多年轻人也加入了中医药科普的队伍。
医院院长陈新宇说:“中医药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广博,底蕴深厚,在科普宣传中占有极大比重,且比任何一类科普更贴近生活,关乎人的健康。历史上曾经出现大量的中医药科普读物,在中医药学的传承进步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刘绍贵教授等老一辈中医药专家的影响下,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涌现出了一大批将传播科普知识和中医药文化为己任的医务工作者和科室团队。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社区、进学校,科普中医药知识,引导大家健康生活。(徐婧 胡翠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