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468768
北宋防治瘟疫举措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230期
     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记载了宋神宗时期的一次瘟疫。诗曰:“来往三吴一梦间,故人半作冢累然。独依旧社传真法,要与遗民度厄年。赵叟近闻还印绶,竺翁先已返林泉。何时策杖相随去,任性逍遥不学禅。”

    在古代,水、旱、风、蝗等自然灾害造成的饥荒,往往增加疫病流行的几率。因而,继之于灾荒之后的疫病流行时有发生。北宋从建隆元年至靖康二年整整167年中,发生14次瘟疫,平均每12年1次。而南宋则平均5年多1次。不仅与南宋比,与其他朝代相比,北宋疫病的发生频率也是较为低的。

    究其原因,与政府的防治措施有很大关系。北宋期间发生14次流行病,其中有12次政府都颁医方,派官施药救疗。皇帝和政府官员也都全力以赴。如宋仁宗赵祯,为了控制流行病,不顾侍从的劝阻,将自己用的珍贵药物“通天犀”碎之和药以救民疫。一些政府官员慷慨解囊赞助成立临时“病坊”。如苏轼在元祐四年至五年(1089年至1090年),在杭州大疫时,除奏请朝廷减免供米作坛粥药、遣医分坊治疗外,还资助银两,赞助建立病坊,使活者甚众。

    北宋政府不仅在疫病发生时能够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而且在平时也特别注重预防。如颁布《太平圣惠方》《庆历善救方》《简要济众方》等,“令州县长吏按方剂以救民疾”。

    为了防止部队中疫病流行,宋朝廷常在夏秋或疫病流行的时候,由太医局定方,配制成药,或由和剂局发给各部队常备的防疫药物,让部队军士们服用。据北宋许洞的《虎铃经》记载,当时防治疫气的药方有“时气疫方”“霍乱吐泻方”“山瘴疟方”“瘟疟方”等。

    这一系列事例进一步说明,在古代社会,面对瘟疫,政府有利及时的医药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疫情的危害。事实上,中医药也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王志翔), http://www.100md.com(王志翔 《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