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468786
抓三个亮点治法 促中医治疫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251期
放邪出路,清热解毒,生津养液
     放邪出路 清热解毒 生津养液

    我们于2020年4月3日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发表了“中医治疫,源远流长”一文,论述了中医治疫源流、病因分类和重视预防等问题,然意犹未尽,特撰写本文,予以补充,作为续篇。

    考历代中医文献治疫的大法颇多,其中代表性的有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提出“治有三法,宜补、宜散、宜降”。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对疫病治疗提出了发散、解秽、清中、攻下、补虚等五法,并列香苏饮、普济消毒饮、神术散、败毒散、人参白虎汤、黄龙汤、四顺清凉饮等常用方剂。尤怡《金匮翼》也提出治疫五种大法及代表方剂,即表里俱备而盛于表者用普济消毒饮;病不在表又不在里而直行中道者用达原饮;表里俱热者用三黄石膏汤;邪盛于表而里无热证者用败毒散;寒湿客于肌表者用圣散子。迨温病大家叶天士、吴鞠通出,疫病的治疗大法始有绳墨可循。叶氏《温症论治》提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吴鞠通《温病条辨》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现代《温病学》一般将温病(含温疫)治法归纳为解表、清气、和解、祛湿、通下、清营、凉血、开窍、息风、滋阴、固脱等法,各有其适应证和常用方剂。

    究治法,识重点,方能提高疗效

    我们根据学习心得和实践体会,认为在疫病众多治法中,抓亮点,识重点,对今天防治急性传染病有着重要意义。

    因势利导,放邪出路

    中医治疗瘟疫等外感病,很重视放邪出路,即通过治疗,促使病邪从外而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就是根据病邪所在部位和病情发展趋势,因势利导地采取放邪出路的方法。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继承和发展了《内经》旨意,在治疗外感热病中,广泛应用汗、吐、下诸法以祛除邪气,如麻黄汤之开腠发汗、桂枝汤之解肌散邪、瓜蒂散之涌吐、承气汤之攻下、五苓散之渗利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6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