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组队三剑客
清热解毒药的排头兵连翘,在《神农本草经》中首载有“主寒热”的功效。而医圣张仲景《伤寒论》里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则首开经方、成方用连翘治疗外感热病之先河。但自汉代之后至宋代的较长时期内,应用连翘来治疗外感热病,却相对较少。直到明末清初,中医温病学派形成完整体系,方使得连翘被广泛应用于温病甚至疫病(疫疠、瘟疫)的治疗。
连翘功专清热,单味作用很显著,与他药组成药对效果更好。以下是三组最常用的连翘清热药对。
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专治实热
连翘与金银花配伍,在中药清热配伍中最为常见。连翘轻清上浮,善走上焦以泻心火,破血结,散气聚,消痈肿;金银花质体轻扬,气味芳香,既能清气分之热,又能解血分之毒。二药合用,并走于上、轻清升浮宣散,清气凉血、清热解毒的力量增强。主要用于温病初起、外感风热表证、风热痒疹、疮痈肿毒、风热头痛、咽喉肿痛、疮痈肿毒等症。
, http://www.100md.com
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擅用金银花、连翘药对,在其著作《温病条辨》中用到两药的代表方剂有银翘散及其加减方、新加香薷饮、银翘马勃散、银翘汤等,用于治疗临床表现各异而实质属热的病证,为临床应用金银花、连翘提供了示范。含有此药对的现代中成药,就有著名的连花清瘟胶囊和金花清感颗粒,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法则,它们可主治现代病毒性传染性外感疾病。
栀子、连翘:清热凉血,侧重清心泻火、凉血解毒
连翘味苦微寒,质轻而气浮,能透达表里,长于清心火,实为泻心要剂。心为火主,心清则诸脏与之皆清,又能凉解上焦之风热;栀子苦寒降泄,善能泻火泄热,又有凉血解毒之功,外解肌肤之热,内清心肺三焦之火,统治三焦诸经之郁火。二药皆为苦寒之品,配对使用,共奏清心除烦、凉血解毒之功,尤宜用于温病热入心包之证,还可用于口舌生疮、尿赤短涩、疮疡肿毒。总之是从上引下的。
运用栀子、连翘配对组方的凉膈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泻火通便、清上泄下功效。至元代朱丹溪,既运用本方治胃火上蒸之自汗,也用于治风热上攻之耳聋。
, 百拇医药
用于清泄心火之时,我有幸共事过的老前辈周凤悟先生特别推荐精选连翘心。他在《实用中药学》中强调:“(连翘)籽实为‘连翘心’,更长于清心热,以治邪陷心包、神昏谵语之症。近据报道,连翘心具有中枢兴奋作用,故温热病神昏谵语时可用……连翘心还有健胃、止呕作用。”
麻黄、连翘:清热达表散邪
连翘清热解毒,麻黄疏表散邪,二者相配,有疏表清热解毒之功。著名成方就有《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它是用来散瘀热的,用治“瘀热在里”,发而散之。著名伤寒学家郝万山以医案为例讲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运用,他最终悟出此方的药证有“脉浮主表”一条,此方正是“表而发之”的解表治法。在麻黄、连翘配伍的基础上,若加上赤芍活血祛瘀,甘草清热解毒,可治过敏性紫癜。
2010年起我曾参与国家第三批中医药古籍整理课题,完成了对《医镜》与《药镜》的整理。其中,清代蒋仪的《药镜》对连翘的功效有所发挥:“连翘:辛散苦泄,轻扬上行。解六经肿毒寒热,治百种疮疡疼痛。通月事,疗五淋,消痘毒,杀白虫。利小便而降心经之火,退诸热而清脾胃之湿。从山栀则引热内降,从麻黄则引热外散。”这对理解连翘的后两个药对很有实用价值。“从内”与“从外”,“内降”与“外散”,两个药对的协同,作用趋向有所不同:连翘配伍栀子,二者虽有散发之性不令内闭,但重在引热内降,令全身热毒从小便而排出;麻黄配伍连翘,二者重在引热外散,可令全身热毒从皮肤而外排。湿热毒邪令皮肤黄疸,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恰好治之,仅从主药的“麻黄、连翘”药对就很容易理解了。
《伤寒论》最先提出的“瘀热在里”,若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方主治中有黄疸的表现相联系,当是指阳明之热,因无汗不能外越,加之小便不利,水湿内停,热受湿困,瘀积在里,湿热郁蒸,导致发为黄疸。“瘀”是积滞停留之意。“瘀热在里”,也可指热与瘀血在体内相聚集的情形,即指某些病变导致体内的瘀血停留,引起发热。新冠肺炎的部分临床表现,也显示有“瘀热在里”的病机。连翘有“退诸热而清脾胃之湿”的功效,也常用于病毒性流行性疾病的治疗,在治疗新冠肺炎的多个方剂中都可以见到。(丁兆平), 百拇医药(丁兆平 山东中医药大学)
连翘功专清热,单味作用很显著,与他药组成药对效果更好。以下是三组最常用的连翘清热药对。
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专治实热
连翘与金银花配伍,在中药清热配伍中最为常见。连翘轻清上浮,善走上焦以泻心火,破血结,散气聚,消痈肿;金银花质体轻扬,气味芳香,既能清气分之热,又能解血分之毒。二药合用,并走于上、轻清升浮宣散,清气凉血、清热解毒的力量增强。主要用于温病初起、外感风热表证、风热痒疹、疮痈肿毒、风热头痛、咽喉肿痛、疮痈肿毒等症。
, http://www.100md.com
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擅用金银花、连翘药对,在其著作《温病条辨》中用到两药的代表方剂有银翘散及其加减方、新加香薷饮、银翘马勃散、银翘汤等,用于治疗临床表现各异而实质属热的病证,为临床应用金银花、连翘提供了示范。含有此药对的现代中成药,就有著名的连花清瘟胶囊和金花清感颗粒,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法则,它们可主治现代病毒性传染性外感疾病。
栀子、连翘:清热凉血,侧重清心泻火、凉血解毒
连翘味苦微寒,质轻而气浮,能透达表里,长于清心火,实为泻心要剂。心为火主,心清则诸脏与之皆清,又能凉解上焦之风热;栀子苦寒降泄,善能泻火泄热,又有凉血解毒之功,外解肌肤之热,内清心肺三焦之火,统治三焦诸经之郁火。二药皆为苦寒之品,配对使用,共奏清心除烦、凉血解毒之功,尤宜用于温病热入心包之证,还可用于口舌生疮、尿赤短涩、疮疡肿毒。总之是从上引下的。
运用栀子、连翘配对组方的凉膈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泻火通便、清上泄下功效。至元代朱丹溪,既运用本方治胃火上蒸之自汗,也用于治风热上攻之耳聋。
, 百拇医药
用于清泄心火之时,我有幸共事过的老前辈周凤悟先生特别推荐精选连翘心。他在《实用中药学》中强调:“(连翘)籽实为‘连翘心’,更长于清心热,以治邪陷心包、神昏谵语之症。近据报道,连翘心具有中枢兴奋作用,故温热病神昏谵语时可用……连翘心还有健胃、止呕作用。”
麻黄、连翘:清热达表散邪
连翘清热解毒,麻黄疏表散邪,二者相配,有疏表清热解毒之功。著名成方就有《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它是用来散瘀热的,用治“瘀热在里”,发而散之。著名伤寒学家郝万山以医案为例讲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运用,他最终悟出此方的药证有“脉浮主表”一条,此方正是“表而发之”的解表治法。在麻黄、连翘配伍的基础上,若加上赤芍活血祛瘀,甘草清热解毒,可治过敏性紫癜。
2010年起我曾参与国家第三批中医药古籍整理课题,完成了对《医镜》与《药镜》的整理。其中,清代蒋仪的《药镜》对连翘的功效有所发挥:“连翘:辛散苦泄,轻扬上行。解六经肿毒寒热,治百种疮疡疼痛。通月事,疗五淋,消痘毒,杀白虫。利小便而降心经之火,退诸热而清脾胃之湿。从山栀则引热内降,从麻黄则引热外散。”这对理解连翘的后两个药对很有实用价值。“从内”与“从外”,“内降”与“外散”,两个药对的协同,作用趋向有所不同:连翘配伍栀子,二者虽有散发之性不令内闭,但重在引热内降,令全身热毒从小便而排出;麻黄配伍连翘,二者重在引热外散,可令全身热毒从皮肤而外排。湿热毒邪令皮肤黄疸,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恰好治之,仅从主药的“麻黄、连翘”药对就很容易理解了。
《伤寒论》最先提出的“瘀热在里”,若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方主治中有黄疸的表现相联系,当是指阳明之热,因无汗不能外越,加之小便不利,水湿内停,热受湿困,瘀积在里,湿热郁蒸,导致发为黄疸。“瘀”是积滞停留之意。“瘀热在里”,也可指热与瘀血在体内相聚集的情形,即指某些病变导致体内的瘀血停留,引起发热。新冠肺炎的部分临床表现,也显示有“瘀热在里”的病机。连翘有“退诸热而清脾胃之湿”的功效,也常用于病毒性流行性疾病的治疗,在治疗新冠肺炎的多个方剂中都可以见到。(丁兆平), 百拇医药(丁兆平 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