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851936
在成长中实现劳动观念的知行合一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4日 皖北晨刊
     ■何杰

    劳动教育也是人生观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劳动技能,还要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劳动创造人”的价值论断,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再次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学生为什么需要劳动教育?学校如何开展劳动教育?从现实看,社会上轻视劳动、追求享乐的风气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中出现了轻视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且劳动能力低的现象。这些都说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出现了偏差。此外,一些学生“死”读书本,只会做题、不懂做事,只有成绩、没有成长,偏离了教育的根本目标。

    这些现象和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学生较少投入劳动,而且对劳动的意义、价值产生了偏差或误解。此时,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行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劳动氛围,让他们在劳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开展劳动教育首先要认识到,劳动教育是一个体系,由思政课程、劳动课程、班级生活、家庭教育等四部分构成。其中,思政课程主要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价值、意义,侧重解决“知”的问题;劳动课程和家庭教育主要进行劳动技能的培养,侧重解决“行”的问题;班级生活是班级层面的劳动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这是劳动教育实现“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 百拇医药
    班主任是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班级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学生建设精神世界的主要途径就是班级生活。可见,班级层面的劳动教育意义之重大

    在开展班级层面的劳动教育时,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生,学生的精神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当下青少年大多已经不再被“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口号激励,励志报告或许可以让学生激动一阵子,但发现学习之艰难后他们仍会退缩。因为未来生存挑战的压力并不能直接影响当下学生的认知,学习的功利目的不能直接实现,学习动力就会消失

    与此同时,青少年更看重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生活快乐、潇洒自在、为自己而活是他们的人生信条,传统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观点未必能够说服他们——“吃得苦中苦”换来“人上人”的未来在他们看来很渺茫,而成为“人上人”的动力又不足——我活得好就够了,何必管其他人?

    当学生是这样的认知模式时,传统的教育方式就不一定有效了。此时,班主任不妨利用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百拇医药
    劳动是人自我实现、回归人的本质的重要途径。劳动成就人,人也在劳动中成为人。我们不妨这样认识:学习是学生的脑力劳动,班级值日和家务劳动是学生的体力劳动,各种集体活动、公益活动都是学生劳动的方式,这些“劳动”就是学生成就自我的途径,他们成长的过程也是“劳动”的过程。如果学生不愿意为各种“劳动”付出时间和精力,那么他们走上社会后也难以成为合格的劳动者,更难拥有幸福的人生。

    可见,劳动教育的本质是人生观的教育。思政课程传授劳动观念是为了帮学生打开一扇窗,劳动课程培养学生劳动技能是为了增加学生的体验,家庭教育要求孩子做家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但是,如果学生的人生观问题不解决,这些教育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开展人生观教育的主要力量是班主任,主要途径是班级日常生活。班主任如果将学生的成长过程看作“劳动”的过程,将劳动教育与人生观教育有机融合,唤醒学生的成长愿望和劳动意识,劳动教育就有了深厚的根基。

    当班主任从劳动角度引导学生成长,学生才会正确理解劳动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当学生理解了成长必然经历辛劳,理解了成长就是幸福时,他们也就初步理解了“劳动创造人”这一论断对于自身的意义,成长动力就会充足,进而为未来参与社会劳动打下良好的精神根基和认知基础,而当前享乐主义、厌学情绪等教育难题也会有新的解决视角。,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