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皮肤科杂志》 > 1998年第6期
编号:10499906
运用原位DNA末端标记技术观察毛母质瘤中的细胞凋亡
http://www.100md.com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8年第6期
     作者:倪晓 孙建方 姜群 曾学思 杨海平 桑红桂 李阿梅 高新元 叶干运

    单位:210042 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关键词:

    中华皮肤科杂志980623 毛母质瘤又称钙化上皮瘤,是一种良性的表皮附属器肿瘤,主要由比例不等的嗜碱性细胞和影细胞组成,常常还可以见到另一型肿瘤细胞-过渡细胞(transitional cell),这种细胞具有固缩的核,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特点类似凋亡细胞。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生物素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是一种在常规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上检测凋亡细胞的敏感方法,这一技术用TdT将生物素化的dUTP(biotin-11-dUTP)标记到DNA片段的3'-OH末端,该生物素可以通过与亲和素的特异性结合,使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Avidin-HRP)结合在DNA断裂缺口部位,加入HRP显色底物后在原位出现有色沉淀,从而可以在光镜下观察到被着色的凋亡细胞,我们运用这一技术研究了12份毛母质瘤标本中的细胞凋亡现象。
, 百拇医药
    一、材料和方法

    12份标本均来自本所病理室,均经组织学检查诊断为毛母质瘤,镜下均可见到3种细胞成分:嗜碱性细胞、过渡细胞和影细胞。在经典TUNEL方法上稍加改进,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切片常规脱蜡水化,20μg/ml蛋白酶K消化15分,0.3%过氧化氢室温处理20分,标记缓冲液室温1分,冰上加标记液(含0.3U/μl TdT和0.04nmol/μl生物素-11-dUTP),放置湿盒中37℃孵育60分,封闭液室温10分,1∶50稀释的亲和素-HRP 37℃孵育30分,PBS充分浸洗后加新鲜配制的0.03%过氧化氢-0.5mg/ml DAB显色液,显色10分,镜下观察,充分显色后,苏木素复染,封片镜检[1,2]。

    二、结果

    HE染色切片示:肿瘤位于真皮上部,并延伸到真皮深部,由形态不规则的细胞岛组成。形态学上,肿瘤呈现出4个分区:嗜碱性细胞区、 影细胞区、 过渡细胞区和无定形碎片区。嗜碱性细胞区分布于肿瘤的一边或周边,影细胞区与嗜碱性细胞区相连或间有数层过渡细胞,影细胞的核消失,但仍可见核部位未着色的影子,细胞间连接清晰可见,过渡细胞或与嗜碱性细胞相连,或环绕在影细胞周边,细胞皱缩,细胞核浓缩、贴边呈环状或新月状,胞浆透明(图1)。无定形碎片区与影细胞区相连,其中可见散在出血和少量混合炎症细胞浸润。
, 百拇医药
    图1 毛母质瘤中过渡细胞,与嗜碱性细胞相连,细胞皱缩、核浓缩贴边呈环状或新月状,胞浆透明(HE×200)

    TUNEL染色切片示:过渡细胞呈TUNEL阳性反应,核染色深,呈环状或新月状,细胞浆淡染,阳性细胞呈群或呈带状分布,在过渡细胞区中,未见凋亡小体。在无定形碎片区,未见阳性细胞结构,只见大小不等的TUNEL阳性凋亡小体弥漫分布,凋亡小体集中在影细胞与无定形碎片区的交界处,小的凋亡小体则单个或成群散在碎片间或碎片周围。在嗜碱性细胞区和影细胞区中未见阳性结构。

    三、讨论

    我们的初步实验结果提示,过渡细胞是一种即将死亡的凋亡细胞,依据有:1 HE染色切片中,过渡细胞的核变化符合Kerr等[3]描绘的凋亡细胞核的形态学特征;2 TUNEL染色切片中,过渡细胞呈TUNEL阳性反应,提示过渡细胞中有DNA的片段化。

    有人对毛母质瘤中嗜碱性细胞、 过渡细胞、影细胞和无定形碎片区间的关系提出新的看法,他们认为嗜碱性细胞可能具有两个不同的归宿:其一是,嗜碱性细胞直接分化成影细胞,这是一条已被公认的分化途径,我们也观察到,在毛母质瘤的某些区域,嗜碱性细胞直接过渡为影细胞,这与Kishimoto等[4]的观察一致,他们的电镜还证实,影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也不同于凋亡细胞;其二是,嗜碱性细胞经由过渡细胞变成无定形碎片,这是一条程序化细胞死亡的途径,可能是机体排除肿瘤细胞的一种功能活动。电镜观察证明,在嗜碱性细胞区与影细胞区的过渡区中,可见到具有凋亡细胞超微结构(染色质浓缩、贴边,细胞膜和细胞器完整,核膜出泡)的明细胞和不具有凋亡细胞超微结构特点的暗细胞。我们认为这一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仍需更多的证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提示,过渡细胞是一种即将死亡的凋亡细胞,不具有分化潜能,不可能分化成影细胞。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Gavrieli Y, Sherman Y, Ben-Sassan SA,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 situ via specific labeling of nuclear DNA fragmentation. J Cell Biol, 1992,119∶493-501.

    2 Tamada Y, Takama H, Kitamura T,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 normal human skin tissue by using specific labeling of fragmented DNA. Br J Dermatol, 1994,131∶521-524.

    3 Kerr JFR, Wyllie AH, Currie RM. Apoptosis: a bacic biological phenomenon with wide-ranging implications in tissue kinetics. Br J Cancer, 1972,26∶239-257.

    4 Kishimoto S, Nagata M, Takemaka H, et al. Detection of apoptosis by in situ labling in pilomatricoma. Am J Dermatopathol, 1996,18∶339-343.

    (收稿:1997-11-19 修回:1998-04-1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