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504321
老年痴呆症的中医辨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
     作者:孙明韵

    单位:安徽省淮南矿务局第三矿工医院(淮南 232001)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2142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为大脑皮质萎缩,皮质神经减少,大脑皮质和海马中大量神经元纤维缠结和老年斑。临床是以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认识、思维、情感、人格、行为和语言等高级神经机能的全面衰退为特征。以意识模糊、记忆缺损、人格障碍和语言障碍为主要表现。该病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严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的增多,其发病人数亦相应增加。积极防治老年性痴呆已成为老年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均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药物及技术手段。是一个难治性疾病。近年来用中医药治疗该病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笔者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谈谈中医药防治该病的一点体会。

, http://www.100md.com     1 肾虚髓少是发病的主要病机

    祖国医学虽没有老年性痴呆的病名,但类似本病病症的记载却不少。如《灵枢.口问篇》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瘦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王清任认为“年高无记性者,脑髓诸空”等等。属祖国医学的“呆病”、“文痴”、“郁症”、“癫疾”等范畴。并认为一系列症状与年龄的衰老有关。人体肾气随增龄而渐衰。肾主精生髓,肾精不足,髓海必虚,脑海则失养;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夹痰上扰神明;或下元不足,心火独旺,水火不济,神明被扰;或肾衰火不生土,脾虚痰浊上蒙清窍;或肾气不足,心失所养,血脉运行乏力,血瘀阻脑。致人精神智力和运动失调而发生衰退和痴呆,出现精神恍惚,健忘,眩晕,语言颠倒,失眠或嗜寐等一系列症状。脑为元神之府,病位在脑,基本则在肾。肾虚髓少是主要的发病病机。

    2 补肾生髓是治疗的基本大法
, 百拇医药
    老年痴呆症,病位在脑,病本在肾,常累及心、肝、脾多脏功能紊乱。临床以本虚标实多见,无论临床证情如何多变,肾虚髓少是其主要病机。补肾填髓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大法。根据这一治法,笔者在临床上治疗该症常以:生地、熟地、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茯苓、仙灵脾、女贞子、山药等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兼脾虚湿浊不降者,加黄芪、石菖蒲、法半夏等,兼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牛膝等;兼水火不交者,加川连、肉桂、夜交藤等;兼血瘀者,加桃红、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等。治疗常能收到满意效果。例治王某,男,66岁。1991年10月就诊,述离休后几年来,在家无所事事,情绪不畅,初起头晕头痛,不寐健忘。近年来出现性格改变,记忆力衰退,计算力下降及定向力模糊,经常出门不能识路返家。经行头颅CT检查,提示大脑萎缩,就诊时患者由家属陪同并代述病情。见患者消瘦,表情呆滞,行动迟缓,舌质偏红边有瘀点,脉沉细偏数。辨为肾虚精亏血瘀。治拟补肾生髓佐以活血。药用生地15g、熟地15g、山萸肉10g、枸杞子10g、菟丝子10g、仙灵脾10g、女贞子10g、紫丹参10g、红花10g、当归15g、赤芍15g、泽泻10g、茯神10g、川连5g,服药20剂,症状明显改善,继续加减服药2月余,同时嘱患者调节情志,参加一定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患者自觉症状逐渐消退,记忆力和计算力增强,并逐渐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随访2年病情无反复。
, 百拇医药
    3 积极的摄生是防病却病的有效措施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逐渐形成的病理变化过程,人的衰老,肾气的衰退虽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但并不是每一个老人都会患痴呆。从临床发病情况看,其发病除与自身身体素质如肾精亏旺有关外,与自身的性格、生活习惯及社会环境等亦有密切的关系。中医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对老年痴呆的治疗。强调未病先防,治在早期。人在未老之时即开始注意摄养,使机体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进入老年期更应积极摄养,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延年防衰。防病于未然,其摄生主要是精神摄养,主张多用脑勤用脑,防止老年无事不用脑。应多看书读报、下棋、养花、书法绘画等,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大脑经常活动。并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以保持机体气血流畅,生命充满活力。同时应注意清淡饮食。积极的生活态度,合理的饮食,科学的养生方法是防止早衰的有力措施,也是配合药物治疗痴呆的有效措施。

    老年痴呆症,虽属难治性疾病,应用中医药治疗,治疗中抓住补肾填精的基本大法,辨证施治,配合精神摄养等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1998-11-05收稿), 百拇医药